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其一

作者: 刘挚朝代: 宋代

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其一原文

大夫才业帝都俞,清洁寒冰在玉壶。

流马阜财求八使,铸龙班节重三吴。

海门晓日迎飞鹢,笠泽秋风趁鲙鲈。

亦欲东游闻米贱,行台还可庇疏愚。

诗词问答

问: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许敏修使二浙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参考注释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才业

才学。 宋 王禹偁 《与冯伉书》:“虽某之名位才业,望 忠州 , 赞皇 也远矣,而閤下读书为文,立身行事,岂不知 吉甫 、 僧孺 之为人乎?” 宋 苏舜钦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古人负才业,未必为世用,吾儕性疎拙,摈弃安足痛。”

都俞

见“ 都俞吁咈 ”。

清洁

(1) 无尘垢的;干净的

清洁的房间

(2) 未被污染的

一个清洁的水源

(3) 廉洁

清洁自守,语不及私

寒冰

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流马

古代的一种运载工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章武 ﹞十二年春, 亮 悉大众由 斜谷 出,以流马运。”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旧邦往靖寄挥麈,新穀来输付流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七节:“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流马能载四石六斗食粮,比木牛多载,一天大概也只能走二十里。”

阜财

厚积财物;使财物丰厚。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明道信义。” 李轨 注:“阜,盛。” 唐 元稹 《桐花》诗:“中有阜财语,勿受来献賝。”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定南禾风》诗:“阜财正藉驱烦力,饱士新成偃武功。”

八使

汉顺帝 时的 周举 、 杜乔 等八人同日拜使,巡行州郡,谓之“八使”。《后汉书·周举传》:“时詔遣八使巡行风俗,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 举 为侍中,与侍中 杜乔 、守光禄大夫 周栩 、前 青州 刺史 冯羡 、尚书 欒巴 、侍御史 张纲 、 兖州 刺史 郭遵 、太尉长史 刘班 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天下号曰‘八俊’。”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重三

(1).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参见“ 重卦 ”。

(2).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唐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宋 陆游 《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 清 赵翼 《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参见“ 上巳 ”。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晓日

(1).朝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 元 郝经 《贤台行》:“晓日曈曨赤羽旗, 燕王 北面亲前席。”《花月痕》第五回:“誊写毕,窗纸上早已晓日曈曈了。”

(2).引申为清晨。 唐 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乐焉遂赋以诗》:“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笠泽

(1).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 越 子伐 吴 , 吴 子御之 笠泽 。”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 ,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 。”参见“ 松江 ”。

(2).指 太湖 。 清 方文 《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 清 赵翼 《读史》诗之一:“ 范蠡 既霸 越 ,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秋风

秋天的风

鲙鲈

即鲈脍。 宋 范仲淹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太原 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鱸。” 宋 范成大 《崇德庙》诗:“滩平放溜日千里,已梦鱠鱸如雪堆。”

行台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 魏 晋 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 北朝 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唐 贞观 以后渐废。 金 、 元 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宋 黄庭坚 《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揽轡都城风露秋,行臺无妾护衣篝。”《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臺,做了钦差行辕。”

(3).客寓,旅馆。 苏曼殊 《答柳亚子书》:“ 桐 兄前日抵 申 ,同寓行台,今拟明日同作 苏台 之游。”

(4).临时设立的戏台。《红楼梦》第八五回:“这日一早, 王子胜 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 贾母 正厅前,搭起行臺。”

疏愚

亦作“疎愚”。粗疏笨拙;懒散愚昧。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况 稹 早岁而孤,资性疎愚。” 唐 方干 《偶作》诗:“若於巖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