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作者: 张嵲朝代: 宋代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原文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诗词问答

问: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问: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嵲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阳精

(1).指太阳。《礼记·月令》“月令第六” 唐 孔颖达 疏:“月是 * ,日为阳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 * 。”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三:“ 荆卿 适 秦 时,白虹贯阳精。”

(2).指玉。《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孙诒让 正义:“《易·説卦传》云‘乾为玉’,故为阳精。《 * 通义·考黜篇》云‘玉者德美之至也’,故为阳精之纯者。”

(3).指山。《公羊传·成公五年》“为天下记异也” 汉 何休 注:“山者,阳精,德泽所由生,君之象。”

(4).指传说中的龙。《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

(5). * 。《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受形》:“男女之合,二精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衝。”

(6).指上天之神。《说郛》卷七六引 宋 储泳 《祛疑说》:“盖天地之间,惟阴阳耳。天地者阴阳之祖也。神者,天之阳精,鬼者,地之阴气。”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色

黄昏时的天色

暮色笼罩了大地

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岚气

(1).山中雾气。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唐 岑参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诗:“絶顶小兰若,四时嵐气凝。”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林间残雨滴衣,嵐气烟霏,交走横騖。” 郁达夫 《沉沦》一:“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

(2).指瘴气。《明史·许贵传》:“ 贵 亦感嵐气,未至 松潘 卒。”

山风

起于山野之间的风

空霜

飞霜。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白夜

高纬度地区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黄昏与黎明相接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远征

(1) 征伐远方国家与地区

(2) 行走远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