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

作者: 张灵受朝代: 宋代

北固山原文

铁瓮城头数塞鸿,淮山依约翠烟中。
伤心狠石千年在,极日迷楼百尺空。
浮玉春酣江带绿,扶桑日涨海门红。
南朝流下无穷浪,长与渔人櫂短蓬。

诗词问答

问:北固山的作者是谁?答:张灵受
问:北固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张灵受北固山书法欣赏

张灵受北固山书法作品欣赏
北固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铁瓮城

江苏 镇江 古城名。 宋 王令 《忆润州葛使君》诗:“ 金山寺 近尘埃絶, 铁瓮城 深气象雄。” 元 张昱 《赠寓客还瓜州》诗:“几潮路到 瓜州 渡,隔岸山连 铁瓮城 。”参见“ 铁瓮 ”。

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翠烟

青烟;烟霭。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 秦观 《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孤篷入翠烟,住久波始定。”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狠石

即很石。形状如羊的石头。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狠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二狠石》:“ 京口 北固山 甘露寺 有狠石, 临潼 驪山 亦有狠石。”参见“ 很石 ”。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极日

终日,尽日。《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上幸,后堂设金石乐,宫人毕至。每临幸,輒极日尽欢。”

迷楼

(1). 隋炀帝 所建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西北郊。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迷楼》:“ 迷楼 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 宋 贺铸 《思越人》词:“红尘十里 扬州 过,更上 迷楼 一借山。” 清 徐昂发 《扬州》诗:“裙繅 禹穴 千年茧,镜拥 迷楼 万朵花。”

(2).指 *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 茝香校书 者,本旧家子……父没后,与母独居,遂落籍。余尝有诗云:‘鸞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白雪遗音·岭儿调·独坐黄昏》:“想当初,何等样的花魁女,接了些王孙贵客,车马迎门。后遇着卖油郎,他説:‘茫茫苦海,即早回头,跳出这迷楼。’”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浮玉

见“ 浮玉山 ”。

江带

似带的江流。 唐 樊宗师 《绵州越王楼》诗序:“既縈视其江带,又极视其土冈。”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涨海

南海 的古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旧唐书·地理志四》:“ 南海 在 海丰县 南五十里,即 涨海 ,渺漫无际。” 清 姚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诗:“漫天 涨海 游龙鱼,西界 闽 越 东尾閭。”

南朝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渔人

渔民

短蓬

即彩虹。雨停后,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短蓬》:“ 杨大芳 尝为 明州 高亭 盐塲。塲在海中,或天时晴霽,时见如匹练横天,其色淡白,则晴雨中分,土人名之曰短蓬,亦蜃气之类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