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

作者: 柳永朝代: 宋代

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原文

酥娘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几多狎客看无厌,一辈舞童功不到。
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只要千金酬一笑。

诗词问答

问: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的作者是谁?答:柳永
问:木兰花(四之四·林钟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柳永的名句有哪些?答:柳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搦

一握;一把。形容纤细。 唐 李百药 《少年行》:“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

腰肢

腰身;身段

回雪

形容舞姿如雪飞舞回旋。 唐 蒋防 《春风扇微和》诗:“舞席皆回雪,歌筵暗送尘。” 元 张雨 《东风第一枝》词:“试折花掷作银桥,看舞素鸞回雪。”参见“ 迴雪 ”。

雪回旋飞舞。比喻女子舞姿的轻盈优美。《艺文类聚》卷四三引 汉 张衡 《舞赋》:“裾似飞鷰,袖如迴雪。” 唐 白居易 《杨柳枝二十韵》:“身轻委迴雪,罗薄透凝脂。”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云翻袂影,飘然迴雪舞风轻。”

萦尘

舞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 广延国 献善舞者,﹞其舞一名《縈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 宋 柳永 《木兰花》词之四:“酥娘一搦腰支裊,《回雪》、《縈尘》皆尽妙。”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狎客

嫖客

无厌

(1).不满足;没有限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邹阳 ﹞乃从狱中上书曰:‘……﹝圣王﹞封 比干 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復就於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昭君 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復和。” 梁斌 《红旗谱》八:“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2).不厌倦;不厌烦。《荀子·非相》:“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听人之言,乐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无厌。” 杨倞 注:“无厌倦也。”《汉书·王莽传上》:“﹝ 高皇帝 ﹞乐善无厌,班赏无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 宋 苏轼 《出峡》诗:“幽寻远无厌,高絶每先上。”

不要压迫或逼迫。厌,通“ 压 ”。《老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高亨 注:“《説文》:‘厌,笮也。’‘笮,迫也。’厌即压迫之压。”

一辈

(1).犹一列。《史记·大宛列传》:“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餘人。”《汉书·循吏传·黄霸》:“及举孝子弟弟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

(2).古代骑兵编制单位,六十骑为“一辈”。《六韬·均兵》:“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

(3).犹言一流,一类。《宋史·周陈国大长公主传》:“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 梁怀 一辈十餘人。”《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此时 虞博士 那一辈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闭门不问世事的。”

(4).一个世代。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十:“咱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好朋友!”

(5).指同辈。 宋 陈傅良 《同游张园》诗:“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星眸

明亮的目光;明媚的眼睛。 唐 章孝标 《鹰》诗:“星眸未放撆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宋 柳永 《木兰花》词:“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花月痕》第十四回:“星眸低纈,香辅微开。”

顾指

(1).以目示意而指使之。《庄子·天地》:“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飞沉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为相无嗣》:“此日者顾指曰:‘此儿此儿,絶 房氏 者此也!’”

(2).比喻轻而易举。《文选·左思<吴都赋>》:“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 刘逵 注:“顾指,諭疾且易也。”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迎风

(1) 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身段

(1) 女子的身形体态

身段优美的妇女

(2)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形体动作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长大

生长;成长

孩子们都已长大了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只要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

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千金

(1) 一千斤金子

(2) 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3) 指很多钱,形容富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