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和阗玉观瀑图笔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和阗玉观瀑图笔筒原文

水玉出和阗,专诸巧匠镌。

喜他弃俗式,堪此佐文筵。

观瀑幽人独,背囊僮子联。

拈毫如有咏,兴必助言泉。

诗词问答

问:题和阗玉观瀑图笔筒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和阗玉观瀑图笔筒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和阗玉观瀑图笔筒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

2. 苏州玉匠多出专诸卷

参考注释

水玉

(1).水晶的古称。《山海经·南山经》:“ 堂庭之山 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郭璞 注:“水玉,今水精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蜀 石黄碝,水玉磊砢。” 唐 温庭筠 《题李处士幽居》诗:“水玉簪头白角巾,瑶琴寂歷拂轻尘。” 宋 梅尧臣 《中伏日永叔遗冰》诗:“莹澈肖水玉,凛气侵人肌。”

(2).玻璃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玻璃》。

(3).中药半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半夏》。

专诸

春秋 时刺客。 吴国 堂邑 (今 江苏省 六合县 )人。 伍子胥 知 吴 公子 光 欲杀 吴王僚 以自立,乃荐 专诸 于 光 。 吴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请王 僚 ,使 专诸 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杀 专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尽灭王 僚 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 阖闾 。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 专诸 ,《左传》作“鱄设诸”,或作“剸诸”、“鱄诸”。

巧匠

技艺精巧的工匠

能工巧匠

弃俗

脱离世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蜕龙变,弃俗登仙。”《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这个和尚是 温州 人氏,姓 陈 名 义 ,三举不第,因此弃俗出家,在 灵隐寺 做侍者。”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背囊

背袋。 郭沫若 《落叶》:“十点半钟的时候,才感觉有甚么很重很重的背囊从疲乏极了的脊上落下来了的一样,我安心,我轻快。” 徐迟 《地质之光》:“他不肯带上皮箱,只取了一只地质背囊和一只公文皮包。”

僮子

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国语·鲁语下》:“其母叹曰:‘ 鲁 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为相一年,竪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犂畔。” 汉 焦赣 《易林·困之蹇》:“僮子射御,不知所定。”

拈毫

见“ 拈毫弄管 ”。

言泉

如泉水般涌出的话语。 唐 褚亮 《<金刚般若经注>序》:“词锋秀上,映 鷲岳 而相高;言泉激壮,赴 龙宫 而竞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