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次韵和徐改之

作者: 于石朝代: 宋代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原文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涛头洒泪眼难乾,鱼腹沉冤骨未寒。
楚些一章招莫返,曹碑八字好难看。
水流不尽湘江恨,俗奠空陈苹藻盘。
我亦逢时增感慨,凜然忠孝孰能干。

诗词问答

问:端午次韵和徐改之的作者是谁?答:于石
问: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于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榴花

(1).石榴花。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 刘詵 《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

(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灼烁

亦作“ 灼爚 ”。鲜明貌;光彩貌。《古文苑·宋玉<舞赋>》:“珠翠灼烁而照曜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章樵 注:“灼烁,鲜明貌。” 汉 蔡邕 《弹棋赋》:“荣华灼烁,蕚不韡韡。”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华容灼爚,发采扬明,何其丽也!” 唐 韦应物 《冰赋》:“金石灼烁,玄泉潜沸。” 明 夏完淳 《北风行》:“锦袍灼烁君王语,麦饭凄凉帝子颜。”

试香罗

词牌名。即《浣溪沙》。《词谱》卷四:“《浣溪沙》, 唐 教坊曲名。 韩淲 词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参见“ 浣溪沙 ”。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无邪

没有 * 的想法

无邪的儿童

悬户

古时的一种城守设备。 明 茅元仪 《武备志三·悬户悬帘图说》:“悬户悬帘,垜口第一切要之物,无此二者,贼万弩齐发,城上不能存站。昔 雷将军 面中六矢,盖少此也。今拟每垜口作木架一箇,两足在内,栽於城上,一转轴匡档在外,紧贴两垜之边,上用覆格,可搭毡毯或用被褥,俱以水湿,直遮垜口,箭不能入。”

徇俗

顺随时俗。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然善为政者,不徇俗而苟同,亦不矫俗以求异。”一本作“ 循俗 ”。

饤盘

(1).果物盛放于盘中。 唐 黄损 《求为别业》诗:“傍水野禽通体白,飣盘山果半边红。” 宋 范成大 《分岁词》:“地炉火輭苍朮香,飣盘果饵如蜂房。”

(2).指盛放在盘中的果物。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飣盘比塔高,硬饼藉刀截。”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遗恨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楚江

(1). 楚 境内的江河。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 吴文英 《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 江 南古调,怨抑难招, 楚 江沉魄。”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 江同 宋玉 ,君今 吴 市访 梁鸿 。”

(2).见“ 楚江体 ”。

涛头

浪涛前端。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

潮头。涛,通“ 潮 ”。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宋 陆游 《观潮》诗:“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泪眼

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鱼腹

(1).鱼的腹腔。《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 、 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南朝 梁 吴筠 《檄江神责周穆王璧》:“藏玉泥中,匿珪鱼腹。”

(2).谓葬身鱼腹,淹死。语本《楚辞·渔父》:“寧赴 湘 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三军鱼腹,云横 歇浦 之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迄今髑髏载土,念鱼腹而心酸。”

沉冤

长期未得到改正的冤案

楚些

《楚辞·招魂》是沿用 楚国 民间流行的招魂词的形式而写成,句尾皆有“些”字。后因以“楚些”指招魂歌,亦泛指 楚 地的乐调或《楚辞》。 唐 牟融 《邵公母》诗:“搔首惊闻 楚 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宋 范成大 《 * 渡江》诗:“伴愁多 楚 些,吟病独 吴 音。” 清 朱锡 《幽梦续影》:“焚香供梅,宜读 陶 诗;垂帘供兰,宜读 楚 些。”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之三:“莫倚 巫阳 歌 楚 些,杜鹃已唤不如归。”

一章

(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三国 魏 王弼 注:“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先生开讲《中庸》,开卷便是‘天命之谓性’一章。”

(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左传·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颖达 疏:“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餘尽故也。” 宋 赵夔 《道过遂县泊舟瞻》诗:“成佛经千祀,鐫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汉 历十九年为一章。”

八字

(1) 汉字八

(2) 用天干和地支表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的八个字,算命者认为从生辰八个字可推算一个人的命运;旧时还用于婚配中的算命

问八字

八字不合

难看

(1) 看着不顺眼;不好看

模样难看

(2) 不光彩;不体面

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苹藻

(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2).泛指祭品。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明 李东阳 《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 鲁 郡山川归旧国, 孔 林苹藻荐新盘。”

(3).用作祭祀的代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王氏 ﹞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昼锦》:“﹝ 王氏 ﹞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逢时

谓遇上好时运。 唐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 明 唐顺之 《丹阳别王道思》诗之三:“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感慨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忠孝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能干

有能力会做事

这些女电工真能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