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三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三原文

远山如黛鬓云缄,水学鹍弦因石岩。

薄暮征衣沾小雨,犹疑当日湿青衫。

诗词问答

问: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咸韵

参考注释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鬓云

形容妇女鬓发美如乌云。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鬢云欲度香腮雪。” 宋 苏轼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词:“筝声远,鬢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蚕未成时叶已无,髩云撩乱粉痕枯。” 清 严允肇 《观绳妓作》诗:“燕釵堕地悄无声,背立当窗髩云緑。” 清 厉鹗 《中秋夜感旧》诗:“折得秋花香在手,鬢云犹记一枝垂。”

鹍弦

亦作“ 鵾絃 ”。用鵾鸡筋做的琵琶弦。 南朝 梁 刘孝绰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鵾弦且輟弄,《鹤操》暂停徽。”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鵾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 王十朋 集注:“ 段安节 《琵琶録》: 开元 中,梨园则有 骆供奉 、 贺怀智 、 雷清 。其乐器,或以石为槽,鵾鸡筋作絃,用铁拨弹之。” 清 邓汉仪 《枕烟亭听白三琵琶》诗:“赤眉铜马千秋恨,谱入鵾絃最感人。”

石岩

岩石。 唐 孟浩然 《宿立公房》诗:“何如石巖趣,自入户庭间。” 唐 胡曾 《咏史诗·四皓庙》:“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巖云殿隐高踪。” 曹禺 《原野》序幕:“他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仿佛是那被禁梏的 普饶密休士 ,羁绊在石岩上。”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犹疑

见“犹豫”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