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

作者: 吴泳朝代: 宋代

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原文

仕历四千石,官联六尚书。
耕无田二顷,居无宅一区。
余岂不念子,皇皇事田庐。
多藏损其志,厚殖益尔愚。
贫乃好消息,此言诚不迂。
子官视庚氏,俸禀颇有余。
疎花会结果,小水长通渠。

诗词问答

问: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的作者是谁?答:吴泳
问: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泳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千石

石,容量单位。 秦 汉 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字 少卿 , 南阳 人,累世千石。”

官联

(1).官吏联合治事。《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三曰官联,以会官治。” 郑玄 注:“官联,谓国有大事,一官不能独共,则六官共举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官联式序,奔走在庭。”

(2).犹官职。 宋高宗 《翰墨志》:“本朝自 建隆 以后,平定僭伪,其间法书名跡皆归秘府。先帝时又加採访,赏以官联金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不肖辈业在官联,恐生吏议, 迈儿 伏事便了。”

六尚

(1).掌宫廷供奉之官的总称。 秦 始置六尚,曰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掌诸供奉。 隋 之六尚属殿内省,曰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 唐 改殿内省为殿中省,所属六尚与 隋 同。 宋 殿中省无尚乘,另设尚醖,亦为六尚。 唐 陈子昂 《为武奉御谢官表》:“伏奉某月日詔书,以臣为尚食奉御,肃恭休命,祗拜宠章……臣闻瑶庭任切,攸称六尚之荣;玉食礼尊,实总八珍之贵。” 唐 白居易 《韩萇授尚辇奉御制》:“局分六尚,职奉七輦;兹惟优秩,列在通班。”参阅《通典·殿中监》注引《汉仪注》、《宋书·百官志上》、《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四》。

(2). 隋 唐 始于宫中设女官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以掌宫掖之政。 宋 苏轼 《故尚宫赵氏可特赠郡君制》:“先朝差择女士,以辅阴教,侍御左右,罔匪淑人。矧兹六尚之选,必备四教之法,奄焉沦丧,宜极哀荣。”参阅《隋书·后妃传序》、《新唐书·百官志二》。

(3). 隋 以后中央机构设六部尚书,总称六尚。 隋 江总 《让吏部尚书表》:“窃以 汉 置五曹,方今六尚; 魏 隆八凯,拟古六卿。”参见“ 六部 ”。

一区

(1).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

(2).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元 刘因 《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试地先栽芋一区。”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买田一区、屋数楹于 杜曲 。”

(3).表数量。指一所宅院。《后汉书·刘盆子传》:“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宋 陈师道 《徐氏闲轩》诗:“君寧平世经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恰行过一区道院,几处斋堂。”

(4).一类;一团。 晋 张华 《鹪鹩赋》:“阴阳陶蒸,万品一区。” 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义》:“今以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未允当。”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皇皇

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田庐

(1).田中的庐舍。泛指农舍。《管子·四时》:“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庐。” 尹知章 注:“田中之庐欲漏之,不欲人恶盛阳之气也。” 宋 王安石 《和农具·田庐》:“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明 万寿祺 《赠胡彦远》诗:“荷锄归去田庐闭,莫向人间学问津。”

(2).田地和房屋。《汉书·疏广传》:“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新唐书·食货志二》:“人小乏则取息利,大乏则鬻田庐。”《元史·王庆端传》:“﹝ 庆端 ﹞从 世祖 北征,还……建威武营,以处卫兵,经画田庐,使各安业。” 欧榘甲 《新广东》四:“我民之田庐为他人所占,妻女为他人所淫。”

(3).指家乡。 晋 左思 《咏史》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清 姚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抱志不得朋,嘅叹终田庐。”

好消息

有利的、感兴趣的、关心的、激动人心的信息

传播好消息

有余

(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花会

(1).旧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一种 * 。预赌者从三十四个古人名中猜一个,中者可赢三十倍于赌注的钱。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二:“ 黄巖县 中盛行花会,花会者书三十四古人名,任取一名,纳之筒中……於三十四人名中自认一名,各注钱数投入柜中,谓之纳花会。所认之名,适合筒中之名,则筒官如其所注钱数加三十倍以酬之。” 丁玲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她给了他许多钞票,都是十元一张的,有一部分是客人给她的,有一部分是打花会赢的。”

(2). 四川 成都 一带每年春季举行的物资交流大会。会上各地的土特产集中展览交易,同时演出民间戏曲、表演民间武术等。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那是 成都 办花会的时候……那是一种博览会的性质。” 沙汀 《防空》:“但是趁着几个昏虫大赶花会的时候,却又并不打个招呼……跑回县里去了。”

结果

(1) 达到最后的状态

这次调查的结果是揭露了使人反感的贪污案

(2) 人的归宿、结局

(3) 杀死

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小水

(1).小水流。《吕氏春秋·有始》:“小水万数。”《魏书·李冲传》:“且 伊 洛 境内,小水犹尚致难,况 长江 浩汗,越在南境。”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譬如水,一条小水流过一段路,不再往前流,太阳晒,沙土填,到后来,这条小水不见了,这是实在的消失。”

(2).小水灾。《后汉书·律历志下》“二十四气” 南朝 梁 刘昭 注:“小寒,晷长一丈二尺四分。当至不至,先小旱,后小水。”《后汉书·律历志下》“二十四气” 南朝 梁 刘昭 注:“小暑,晷长二尺四寸四分。当至不至,前小水,后小旱。”

(3).指较大的内陆湖。因小 * ,故称。《初学记》卷六引《山海经》:“按 西海 ,大海之东,小水名海者,则有 蒲昌海 、 蒲类海 、 青海 。”

(4).指小水池。 唐 白居易 《重戏答<园林>》诗:“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

(5).平时每日一次的潮汛。 明 叶子奇 《草木子·管窥》:“ 江 浙 之潮,自有定候; 钦 廉 之潮,则朔望大潮谓之先水,日止一潮,谓之小水。”

(6).中医学用以称小便。 明 张介宾 《景岳全书·寒热真假篇》:“或大便不实,或先鞭后溏,或小水清频,或阴枯黄赤。”《医宗金鉴·内痈部·脾痈》:“腹胀嗌乾小水短。”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白荳蔻油……能暖脾胃,去食水,下小水。”

通渠

(1).开通河渠。《史记·河渠书》:“西方则通渠 汉水 、 云梦 之野……於 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

(2).畅通的河渠。 南朝 陈 张正见 《帝王所居篇》:“ 紫微 临复道, 丹水 亘通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吕梁洪》:“至 宋 元祐 间,渐成通渠,本朝遂以为运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