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吕用实诗藁(戊戌后作)

作者: 李昱朝代: 元代

题吕用实诗藁(戊戌后作)原文

玉楼仙人魂不死,帝遣乘龙下箕尾。

黄金锁甲翡翠旗,前驱蛇神后牛鬼。

剑光照空天自立,珠玑迸泪鲛人泣。

银河夜漏流银汁,织女秋寒锦机湿。

女娲鍊成栗色云,青天补作玻璃痕。

云妃大笑电光发,金鸡叫醒扶桑暾。

妖星忽堕珊瑚枕,髑髅作杯劝君饮。

瑶池桃花千岁红,染得春风古囊锦。

吕仙两鬓黑如鸦,惯随鹤侣餐胡麻。

金鹅入鼎煆仙骨,昆崙顶上牵河车。

下听群蛙闹箫鼓,玉殿琼楼隔风雨。

十二门高花满烟,夜半秦王独骑虎。

诗词问答

问:题吕用实诗藁(戊戌后作)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问:题吕用实诗藁(戊戌后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释

1. 戊戌后作

参考注释

玉楼

(1).华丽的楼。 唐 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歌竹传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2).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十洲记·昆仑》:“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词》:“洞里之玉楼金闕,尘俗难窥。” 宋 张耒 《岁暮福昌怀古》诗:“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黄忏华 《亡友恩仲穆哀辞》:“玉楼应有记,走笔动仙曹。”参见“ 玉楼受召 ”。

(3).指妓楼。 唐 白居易 《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宋 柳永 《归朝欢》词:“归去来,玉楼深处,有箇人相忆。” 郁达夫 《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韵》:“玉楼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自注:“北岸多妓楼,南岸多牧场。”

(4).道教语。指肩。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载 王安石 论此诗云:“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我则见银海冻花生的这眼底,玉楼寒耸起肩头,摇鞭袖裊深藏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银海生花,玉楼起粟,竹炉相对添僝僽。”

(5).亦称“ 玉楼子 ”。牡丹花的一种。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玉楼子者,白花,起楼,高标逸韵,自然是风尘外物。” 清 赵翼 《牡丹将开作布幔护之》诗:“改砌花臺作幕遮,玉楼春色倍穠华。”自注:“玉楼,花名。”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乘龙

(1).比喻趁时而动。《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六龙指乾卦六阳爻。《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

(2).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3).骑龙。《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 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

(4).《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唐 杜牧 《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 黄帝 。”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安期 与 羡门 ,乘龙安在哉!”

(5).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6).比喻得佳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 孙儁 字 文英 ,与 李元礼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时人谓 桓叔元 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 杜甫 《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

四条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 河 汉 各二,各有雌雄。” 杜预 注:“合为四。”

金锁甲

以金线连缀甲片而成的精细锁子甲。 唐 杜甫 《重游何氏》诗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緑沉枪。”《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 明 王世贞 《戚大将军入帅禁旅》诗:“ 细柳 尚虚金锁甲,前茅时缓碧油幢。”

翠旗

饰以翠羽的旗帜。 晋 夏侯湛 《禊赋》:“擢翠旗,垂繁缨,微云乘轩,清风卷旌。” 唐 杜甫 《渼陂行》:“ 湘妃 汉女 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刚打箇磨陀,翠旗尖又早被树烟锁。”

前驱

(1) 前导

一箭毙其前驱

(2) 先头部队;先锋

三千为前驱。——《资治通鉴·唐纪》

前驱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为前驱

(3) 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驱

神后

(1).后土。《书·汤诰》:“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 有夏 。” 蔡沉 集传:“神后,后土也。”

(2).英明的先王。《书·盘庚中》:“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 孔颖达 疏:“ 殷 之先世神明之君惟有 汤 耳,故知神后谓 汤 也。”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空天

辽阔的天宇。 清 魏源 《剑阁》诗之一:“筋力尽青冥,渐与空天逼。”

自立

不须他人扶助,自己独立

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宋史》

足以自立。——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珠玑

(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迸泪

形容伤心痛哭,泪如泉涌。 唐 骆宾王 《畴昔篇》:“迴肠随九折,迸泪下双流。” 明 何景明 《早春眺望》诗:“茅堂春色无人见,迸泪看花日几回。” 清 刘仪恕 《流民行》:“耶孃妻子同哀叫,哀声迸泪如流泉。”

鲛人

(1).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杨慎 《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 荆山 不贵玉,鮫人不贵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2).捕鱼者,渔夫。 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饔人受鱼鮫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仇兆鳌 注:“鮫人,捕鱼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龙涎,﹞鮫人採之,以为至宝。”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夜漏

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汉 郑玄 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宋 梅尧臣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至 青浦 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织女

(1) 织女星的古俗称

(2) 从事纺织的女子

锦机

织锦的织机。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 文君 旧锦机。” 元 商衟 《夜行船》套曲:“锦机情词,石鐫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明 杨慎 《<周官音诂>序》:“如开武库,五兵所用之;似张锦机,百采惟其取者。”

女娲

(1).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参见“ 女媧氏 ”。

(2).相传为 夏禹 之妃, 涂山氏 之女。《史记·夏本纪》“予娶 涂山 ” 司马贞 索隐:“《系本》曰‘ 涂山氏 女名 女媧 ’,是 禹 娶 涂山氏 号 女媧 也。”亦称“ 女娇 ”、“ 女趫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因娶 涂山 ,谓之 女娇 。”《汉书·古今人表》:“ 女趫 , 禹 妃, 涂山氏 女,生 启 。”

(3). 太行山 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山》:“《十道山川考》, 太行山 为天下之脊,一名 王母 ,一名 女媧 。”

栗色

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玻璃

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笑电

《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 东王公 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 张华 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后遂以“笑电”指闪电。亦为闪电不雨之典。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诗:“其如玉女正投壶,笑电霏霏作天喜。” 宋 杨亿 《无题》诗之一:“纔断謌云成梦雨,陡回笑电作嗔霆。”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四:“噫风倾海市,笑电掉雷车。”

金鸡

(1).传说中的一种神鸡。《神异经·东荒经》:“盖 扶桑山 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后为报晓雄鸡的美称。 唐 韩愈 《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白雪遗音·九连环·五更》:“金鸡报晓咿呀哟,五更噯。”

(2).一种金首鸡形。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三国典略》:“ 齐 长广王 湛 即皇帝位,於南宫大赦,改元。其日将赦,库令於殿门外建金鸡。 宋孝王 不识其义,问於元禄大夫 司马膺之 :‘赦建金鸡,其义何也?’ 膺之 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鸡星动,当有赦。由是帝王以鸡为候。’”《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絳幡长七尺,承以綵盘,维以絳绳。将作监供焉。击掆鼓千声,集百官、父老、囚徒。”因用为大赦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浮生逐马蹄,遇的是山精木魅,何日里蒙雨露赦金鸡。” 清 周亮工 《祭福建按察使程公仲玉文》:“卒蒙金鸡之恩,不作 玉门 之客。”

(3).即锦鸡。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禽·锦鸡》:“锦鸡,又名金鸡,形如小雉, 湖南 北亦有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 、 沅 、 靖州 蛮﹞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

(4).传说中的 太山 之灵。古时为瑞物,以为声教昌明则金鸡现。《太平御览》卷九○二引《周易是谋类》:“ 太山 失金鸡, 西岳 亡玉羊。” 郑玄 注:“金鸡、玉羊,二岳之精。”《隋书·律历志中》:“宁止蛇或乘龙,水能沴火,因亦玉羊掩曜,金鸡丧精。”

(5).比喻太阳。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卷十一引《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玉兔金鸡疾似梭,堪嘆光阴有几何?”

(6).佛教用以譬喻 达摩 的谶语。谓佛法东来。《景德传灯录·道一禅师》:“西天 般若多罗 ,记 达摩 云: 震旦 虽阔无别路,要假姪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

扶桑

(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妖星

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等。《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晋书·惠帝纪》:“ 尉 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 蔡州 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河水。”

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髑髅

(1) 死人的头盖骨

莊子之 楚,见髑髅。——《庄子·至乐》

(2) 通常用作危险警告;骷髅

作杯

谓摆酒请客。《水浒传》第二四回:“却纔又有一个作杯,我不奈烦,一直走到家来。”《水浒传》第三七回:“差拨哥哥休罪,不及陪侍,改日再得作杯。”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吕仙

见“ 吕仙翁 ”。

鹤侣

(1).鹤伴。 唐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明 李延兴 《和周尹韵》:“松寺寻僧陪鹤侣,茆阴对客数鸡孙。”

(2). 唐 时称尚书省官员。 唐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诗:“鹤侣正宜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刘初棠 注:“ 唐 时称尚书省为‘仙署’……‘鹤侣’即‘仙侣’,亦即省中之郎官。”

(3).泛指官员人选。 唐 黎逢 《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凝神注目,无非绣户金铺;接踵比肩,尽是鸿儔鹤侣。”

胡麻

(1) 即“芝麻”。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Sesamum indicum ),其花主要为蔷薇红色或白色。亦称“芝麻”、“脂麻”

(2) 中国西北、内蒙古一带对油用亚麻的俗称

金鹅

(1).金色的鹅。《艺文类聚》卷九一引《临海记》:“郡东南有白石山,高三百餘丈,望之如雪。山上有湖,古老相传云:金鹅所集,八桂所植。下有溪谷,金光焕然。”

(2).金色鹅形饰品。 唐 李贺 《洛姝真珠》诗:“金鹅屏风 蜀 山梦,鸞裾凤带行烟重。” 前蜀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诗:“紫袍日照金鹅斗,红旆风吹画虎狞。”

(3).金制的鹅形酒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辛:“ 贞观 末, 吐蕃 献金鹅,可盛酒三斗。”

仙骨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顶上

(1).顶头,高处。指山巅。 唐 林宽 《送僧游太白峰》诗:“顶上多灵跡,尘中少客知。” 唐 黄滔 《壶公山》诗:“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2).顶礼拜上。极表尊敬。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一:“公差出外及回京者,朝见毕,皆赴 瑾 ( 刘瑾 )宅见辞。用涴红笺纸写官衔,称‘顶上’字样以为常礼。”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凡拜帖写‘顶上’,不敢云‘拜上’,‘顶上’之称自此起。”《 * 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儒林外史》第六回:“ * 奶顶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

河车

(1).指铅。道士炼丹的原料。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尝採姹女於 江华 ,收河车於 清溪 ,与 天水 权昭夷 服勤炉火之业久矣。” 王琦 注:“姹女,汞也。河车,铅也。皆炼丹药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黄芽鍊,白雪调,运河车,全凭斗杓。”

(2).即紫河车。中药“人胞”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人胞》﹝释名﹞引《丹书》:“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籥,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

下听

听取下面的意见。 唐 崔融 《吏部兵部选人议》:“ 陶唐氏 之清问衢室,斯所以下听於人也。” 唐 马戴 《新春闻赦》诗:“ 尧 聪能下听, 汤 网本来疏。”

蛙闹

蛙声喧闹。 宋 陆游 《秋雨排闷》诗:“萤飞明闇廡,蛙闹杂疎更。”

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玉殿

(1).宫殿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瓏玉殿虚。” 宋 杨万里 《拟归院柳边迷》诗:“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明 贝琼 《经故内》诗:“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復回。”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神之车,归清都。琁庭寂,玉殿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且慢自叫閶闔,轻干玉殿。”

琼楼

亦作“璚楼”。形容华美的建筑物。诗文中有时指仙宫中的楼台。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可使 龙城 愧饰, 雁塔 慙珍。”一本作“ 琼篱 ”。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 明 张昱 《中秋望月》诗:“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 清 龚自珍 《天仙子》词:“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十二门

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周礼·考工记·匠人》“旁三门” 汉 郑玄 注:“天子十二门通十二子。” 贾公彦 疏:“子丑寅卯等十二辰为子,故王城面各三门,以通十二子也。”《后汉书·百官志四》:“ 雒阳 城十二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三辅决录》曰:‘ 长安 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车轨。’”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此指 长安 。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骑虎

犹言骑虎难下。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俺 吕布 兄弟打了 董卓 一拳,已做骑虎之势不两立了。” 清 严长明 《至回心石舍晚迟媪神洞》诗:“欲退谅不能,竟进无乃鲁。怀疑方据狐,厥势已骑虎。” 沙汀 《淘金记》十一:“他现在成了骑虎之势,想下台都下不了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