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梦中得诗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地震梦中得诗原文

气运南来尽海邦,风流宁用数诸姜。

魁奇振古标群岛,轰烈从今闹几场。

五百明良扶地轴,三千礼乐破天荒。

恁谁寄语东坡老,眼力何人较最长。

诗词问答

问:地震梦中得诗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问:地震梦中得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地震梦中得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弘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诲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气运

命运;气数

海邦

(1).古指近海邦国。《诗·鲁颂·閟宫》:“遂荒大东,至于海邦。” 郑玄 笺:“海邦,近海之国也。” 晋 陆云 《祖考颂》:“光宅海邦,大造 江 汉 。”

(2).指沿海省分。 明 唐顺之 《升通政司右通政谢表》:“窃念岛夷为寇,海邦荐惊。”

(3).指外国。 清 姚鼐 《袁随园君墓志铭》:“名越海邦,蔼如其冲。”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魁奇

亦作“ 魁畸 ”。杰出;特异。《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 姚兴 覩之而醉心, 宋祖 闻之而动色。”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閒,而吾又未见也。” 清 戴名世 《<金正希稿>序》:“而魁奇英伟之才,反遗弃摈斥於荒山墟市,无可如何而付之一死。” 清 方履籛 《<河内县志>叙传》:“机神独运,遂炫魁畸。”

振古

远古;往昔。《诗·周颂·载芟》:“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朱熹 集传:“振,极也……盖自极古以来已如此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歷览振古,多同此疾。” 宋 司马光 《请迎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惟陛下天性纯孝,振古无伦。”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书》:“先生自振古以来有数之人,负当今天下之望。”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虚怀宏奬,振古罕有。”

群岛

海洋中相互距离较近的一组岛屿,如西沙群岛、不列巅群岛等

轰烈

犹言轰轰烈烈。 张竞生 《丁未潮州黄冈革命》:“ 潮州 革命,以 饶平县 黄冈镇 一役为党史最轰烈最痛心者。”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五百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

(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职名。”

明良

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 宋 沉括 《贺枢密吕侍郎启》:“明良协契,远邇均欢。”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始有明良之美,而终为 桀 紂 之暴,君臣之际,反覆如是,可不为寒心乎!”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与赤道平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线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破天荒

前无此例,事情头回出现

堆金难买破天荒。——宋· 陆游《梅花》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眼力

(1) 视力

(2) 非常敏感或特别透彻的观察能力;敏锐的辨别或鉴赏能力

审美眼力

(3) 指见识

眼力觑天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