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僧作藏会

作者: 王洋朝代: 宋代

观僧作藏会原文

推崇社首劝来人,岁结春缘转宝轮。
诛及米监知产罄,事干生死见诚真。
归持福寿凭怀券,时及暄和谓有神。
安得劝农官考古,春秋礼射莫辞频。

诗词问答

问:观僧作藏会的作者是谁?答:王洋
问:观僧作藏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洋名句大全

王洋观僧作藏会书法欣赏

王洋观僧作藏会书法作品欣赏
观僧作藏会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推崇

尊崇,推重崇敬

社首

(1).山名。在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上有 社首坛 。因 周成王 封禅得名。 唐 宋 帝王也曾到此封禅。《汉书·郊祀志上》:“ 周成王 封 泰山 ,禪於 社首 。” 吴景旭 《历代诗话》卷六一引 宋 洪迈 《光尧挽诗》:“ 鼎湖 龙去远, 社首 凤来迟。”

(2).村里中祭社活动的首领。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一:“修德堂东家 李如珍 也是村长,也是社首。”

劝来

奖勉归顺。 唐 元稹 《青州道渤海等授诸卫将军放还蕃制》:“以汝各贄琛賮,劳於梯航,俾耀远人,宜示恩宠。归抚尔类,知吾劝来。”

监知

监督主持。《北史·儒林传上·权会》:“ 会 性恬静,不慕荣势,耻於左宦,固辞。 暹 识其意,遂罢荐举。寻追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隋书·裴矩传》:“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

事干

(1).谓事已办完。《易·乾》:“贞者,事之干也。” 孔颖达 疏:“贞为事干,於时配冬,冬既收藏,事皆干了也。”

(2).办事的才干。《晋书·程卫传》:“﹝ 卫 ﹞遂辟公府掾,迁尚书郎,侍御史,在职皆以事干显。”《魏书·彭城王勰传》:“ 勰 频表辞大司马、领司徒及所增邑,乞还 中山 …… 高祖 重其事干,縶维不许。”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诚真

诚实真率;真诚。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安宗子科》:“然臣之诚真,实自愚衷,与君子言,犹且不妄,况天子之问,敢不悉螻蚁之诚,真实罄尽。”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王文肃》:“余一生清苦,诚真不作亏心事。”

福寿

幸福长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盗跖 、 庄蹻 之福寿, 齐景 、 桓魋 之富强,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母 孙氏 年八十餘,封 晋国太夫人 ,每入謁禁中,上叹其福寿,有令子。”

暄和

暖和。《隋书·孝义传·田德懋》:“春日暄和,气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礼自存。” 宋 柳永 《黄莺儿》词:“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鸝翩翩,乍迁芳树。” 清 蒋士铨 《冬青树·画壁》:“风日暄和,江山清美。”

有神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劝农

(1).鼓励农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 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晋 束晳 《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参见“ 劝农使 ”。

考古

(1) 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事物

(2) 指有关考古的科学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礼射

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胜者又射,不胜者降。” 郑玄 注:“礼射,谓以礼乐射也,大射,宾射、燕射是矣。”《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孔颖达 疏:“此一经明男子重射之义,以男子生三日射人以桑弧蓬矢者则有为射之志,故长大重之。桑弧、蓬矢者,取其质也,所以用六者,射天地四方也,所以礼射唯四矢者,示事有不用也。四矢者,象御四方之乱。”《礼记·射义》“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唐 孔颖达 疏:“凡天子、诸侯及卿大夫礼射有三:一为大射,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与之射也,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也;三为燕射,谓息燕而与之射。” 孙希旦 集解谓礼射有四:一曰大射,二曰宾射,三曰燕射,四曰乡射。见 孙希旦 《礼记集解·射义》题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