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后庭花原文

俺浑家心意真。

您母子性命存。

那壁厢欢喜杀三贞妇。

这壁厢镬铎杀五脏神。

你可也莫因循。

天色儿初更时分。

你今宵怎睡稳。

俺夫妻同议论。

敢教你免祸衅。

等来朝到早晨。

快离了此郡门。

向他州寻远亲。

往乡中投近邻。

向山中影占身。

但有日逢帝恩。

却离了一庶民。

小娘子为县君。

老婆婆做太郡。

食珍羞卧锦裀。

列金钗使数人。

似这般有福运。

诗词问答

问:后庭花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后庭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后庭花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一折

参考注释

浑家

(1) 全家

(2) 妻子

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水浒传》

心意

(1) 对人的情意

这礼物是我们的心意

(2) 心中的意思

母子

(1).母亲和儿子。《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 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汉 祢衡 《鹦鹉赋》:“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离。”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以汝夫妇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别离。”《水浒传》第二回:“﹝ 史进 ﹞説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

(2).本源。偏义复词,偏于“母”。《朱子语类》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嘘吸为魂,耳目之聪明为魄也’,只説得大概,却更有个母子,这便是坎离水火,煖气便是魂,冷气便是魄。” 清 翟灏 《通俗编·母子》:“母子犹云本元。今人多有此语,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

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壁厢

边儿;旁边

这壁厢去了半斗,那壁厢搲了几升。——《陈州粜米》

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三贞妇

谓极其贞节的妇女。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厢欢喜杀三贞妇,这壁厢鑊鐸杀五臟神。”

这壁厢

这里。指比较近的处所。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亦省作“ 这壁 ”、“ 这厢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偌远地,他在那壁,你在这壁,繫著长裙儿,你便怎知他脚儿小?”京剧《走麦城》第三十场:“二将军,当年在 曹 营,多蒙指教刀法,某这厢谢过。”

镬铎

(1).形容喧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鑊鐸,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 凌景埏 校注:“鑊鐸,形容人声嘈杂。”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厢欢喜杀三贞妇,这壁厢鑊鐸杀五臟神。”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当日箇闹鑊鐸激变羽林徒,把驛庭四面来围住。”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镬铎》:“鑊鐸…… 王季思 以为是‘嚄唶(huòzè)’或‘嚄嘖(huòzé)’的音转,均是。”

(2).糊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文若虚 心中鑊鐸,忖道:‘不信此物是宝贝,这等造化不成。’”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镬铎》:“此‘鑊鐸’当係‘糊涂’的音转。今 吴中 俗语有云:‘聪明面孔,鑊鐸肚肠。’盖讥外秀而内拙者,义本此。”

五脏神

见“ 五藏神 ”。

因循

(1) 沿袭按老办法做事

因循守旧

(2) 迟延拖拉

因循坐误

(3) 轻率;随便

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天色

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看天色怕要下雨

天色不早,你该走了

初更

旧时毎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 宋 孙光宪 《临江仙》词:“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 宋 范成大 《烧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水浒传》第五回:“约莫初更时分,只听得山边锣鸣鼓嚮。”

时分

(1).时间。《宋书·律历志中》:“漏所以节时分,定昏明。”

(2).时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到得昨夜,女壻到家时分,不知因甚缘故,将女壻斧劈死了。” 元 杨梓 《敬德不服老》第一折:“想着咱初降 唐 时分,事君竭力致其身。”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黎明时分挺凉快。”

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夫妻

夫妇;男女二人结成的合法婚姻关系。也作“夫妇”

同议

(1).一同商议。《宋史·职官志一》:“ 开宝 六年,始詔 居正 、 餘庆 於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儒林外史》第二回:“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

(2).特指中人,为双方介绍、作证之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立婚约 金声 。同议友人 张安国 李文才 。”

免祸

避免灾难。《新唐书·狄仁杰传》:“惟劝迎 庐陵王 可以免祸。”《水浒传》第一○四回:“列位若要免祸,须听小子一言!”

来朝

(1).早,清早。《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郑玄 笺:“言其避恶早且疾也。” 孔颖达 疏:“清朝走马,未是善事,诗人言之,必有其意,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一说一朝。参阅 清 俞樾 《达斋诗说》。

(2).明早。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一:“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水浒传》第七七回:“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捱到来朝去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今授为 招远县 鄔镇 土地,来朝赴任。”

前来朝觐。《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左传·僖公十四年》:“夏,遇于 防 ,而使来朝。” 唐 张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早晨

每日天明之际;黎明

在早晨他干活效率最高

郡门

郡城之门。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脩复》:“ 颜真卿 为 平原 太守,立三碑,皆自撰亲书。其一立於郡门内,纪同时臺省擢牧诸郡者十餘人。”

远亲

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疏远的亲戚

乡中

同乡。《水浒传》第十七回:“ 杨志 叫道:‘原来也是 关西 和尚。俺和他是乡中。’”《水浒传》第七四回:“不想路上撞见了这箇乡中亲戚。”

近邻

位置紧靠的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

影占

(1).谓虚占人户或田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诸道军诸使家口亲族,递相影占,不曾输税。若官自糶盐,此辈无一人遗漏者。”《元典章·户部·田宅》:“ 昔里思吉 将民户 舒德舆 等田土虚立典卖文契影占,﹝民户﹞不当杂役。”

(2).冒认占有。《元典章·户部·官田》:“亡 宋 各项係官田土……归附以来,多被权豪势要之家影占为己业。”

(3).遮掩,隐蔽。《水浒传》第六回:“这两箇哪里似箇出家人,只是緑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有日

(1).多日。《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钱忠懿王 ﹞既至,会 太祖 幸 洛阳 郊禋,西驾有日矣。”

(2).有期;不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行有日, 甘罗 谓 文信侯 曰:‘借臣车五乘,请为 张唐 先报 赵 。’” 唐 韩愈 《答李翊书》:“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且喜他肯与我修鍊,丹成料已有日。” 苏曼殊 《碎簪记》:“接叔父书,谓闻人言,君受聘於 林 姓,亲迎有日,然歟?”

庶民

百姓;平民

即日罢杨彪、 黄琬、 荀爽为庶民。——《三国演义》

小娘子

称年轻妇女(多见于早期白话)

县君

(1).古代妇人封号。 晋 已有此称。 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 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 元 制与 唐 制同。 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 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 ,追赠 广平县君 。” 唐 韩愈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 。”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

(2).命妇的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鶯鶯 已是县君, 君瑞 是玉堂学士。”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老婆婆

(1) 〈方〉

(2) 小孩称呼老太太

(3) 妻子称呼丈夫的妈妈;婆母

珍羞

亦作“ 珍饈 ”。珍美的肴馔。 汉 张衡 《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宋 司马光 《和潞公真率会》:“不待珍羞方下筯,只将佳景便娱宾。” 明 无名氏 《双忠记·二仙点化》:“驾轻车出入皇朝,食有珍饈,衣有金貂。” 老舍 《茶馆》第一幕:“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

锦裀

锦茵,锦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陇西 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唤人。”《红楼梦》第五三回:“众人围随同至 贾母 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

金钗

(1).妇女插于发髻的金制首饰,由两股合成。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温庭筠 《懊恼曲》:“两股金釵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雍熙乐府·醉花阴·国祚风和太平了》:“两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金釵敲断都由我,团扇遮羞怕见郎。”

(2).借指妇女。 清 沉起凤 《谐铎·梦中梦》:“今富贵若此,何不广列金釵,以充下陈。” 贺敬之 《放歌集·三门峡歌》:“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3).石斛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福运

幸福的机运。 南朝 宋 鲍照 《皇孙诞育上疏》:“伏承东储积庆,皇孙诞育,国啟昌期,民迎福运。”《西游补》第四回:“会做几句,便是那人福运,便有人抬举他,便有人奉承他,便有人恐怕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