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释梵卿朝代: 宋代

偈原文

春已暮,落花纷纷下红雨。
南北行人归不归,千林万林鸣杜宇。
我无受奖兮何处归,十方刹土奚相依。
老夫有个真消息,昨夜三更月在池。

诗词问答

问:偈的作者是谁?答:释梵卿
问: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梵卿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梵卿名句大全

释梵卿偈书法欣赏

释梵卿偈书法作品欣赏
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红雨

(1).红色的雨。《说郛》卷三一引《致虚阁杂俎》:“ 天宝 十三年,宫中下红雨,色若桃花。”

(2).落在红花上的雨。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红雨花上滴,緑烟柳际垂。” 清 袁枚 《春日杂诗》之一:“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

(3).比喻落花。 唐 李贺 《将进酒》诗:“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宋 晁端礼 《宴桃源》词:“洞户悄无人,空锁一庭红雨。” 清 黄景仁 《正月见桃花盛开且落矣》诗:“纷飞红雨欲漫天,不信东风此地偏。” 毛 * 《送瘟神》诗之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4).比喻女子落泪。 元 张可久 《朝天子·道院中碧桃》词:“泪弹红雨笑邻姬,同立苍苔地。”

(5).比喻鲜血溅洒。《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刃起时一片白云,血溅处满袍红雨。”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杜宇

杜鹃鸟的别名

受奖

受到奖赏、奖励

优胜者受奖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刹土

佛教语。田土;国土。《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尊重赞嘆一切如来,刹土三寳诸佛忆念。”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刹,梵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言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

相依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