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

作者: 元稹朝代: 唐代

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原文

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尽日推闲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
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

诗词问答

问: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空屋题(十月十四日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04-5

参考注释

朝从

朝见和侍从。《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知 汉王 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屋里

(1) 指妻子

屋里当家

(2) 家里

新从屋里下河南来

骑马

(1)

(2)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

骑马外衣

(3) 骑在马背上

骑马传道士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闲事

(1) 跟己无关的事

别管闲事

(2) 无关紧要的事

还归

(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引《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 * 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凯旋而归。《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朱熹 集注:“还,音旋。”《诗·大雅·常武》:“ 徐方 不回,王曰还归。” 高亨 注:“还归,指班师还朝。”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灯烬

灯心燃烧后剩下的炭灰。 宋 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归寄子由·守岁》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 高启 《郊墅杂赋》诗之十一:“污书灯烬落,惊枕櫓声过。”

阳道

(1).对外之事,政事。《礼记·昏义》:“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2).为君之道。《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 檀 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3).朝祀之事;嘉庆之事。《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 * ,丧戎之事。” 孔颖达 疏:“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 * ,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

(4).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汉书·天文志》:“青赤出阳道,白黑出 * 。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 * 则阴雨。”

(5).指男性 * 。《宋书·五行志五》:“ 义熙 末, 豫章 吴平 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 山东 济寧 有妇人,年四十餘,寡数年矣,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

(6).指 * 。《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 唐 张守节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絶。”

魂车

古代谓死者衣冠之车。像死者生时乘坐之形,供出丧时用。《仪礼·既夕礼》“荐车直东荣北輈” 汉 郑玄 注:“荐,进也。进车者,象生时将行陈驾也。今时谓之魂车。” 贾公彦 疏:“以其神灵在焉,故谓之魂车也。” 唐 元稹 《伤悼诗·空屋题》:“更想 咸阳 道,魂车昨夜回。” 清 吴嘉纪 《送瑶儿》诗序:“里中旧俗,殁之三日,家人随亲携酒治饌,设魂车焚祀里门外,谓之饯程。”

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