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怀古·其四

作者: 佘光裕朝代: 明代

厓门怀古·其四原文

沧海龙归彻九冥,堂堂正气满沧溟。

皇图帝业俱消索,只有丹心照汗青。

诗词问答

问:厓门怀古·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佘光裕
问:厓门怀古·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厓门怀古·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佘光裕的名句有哪些?答:佘光裕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参考注释

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九冥

(1).犹九天,高空。 晋 郭璞 《南郊赋》:“ 飞廉 鼓舞于八维兮, 丰隆 击节于九冥。”

(2).犹九泉,地下。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3).指深渊。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九:“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正气

(1)

(2) 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3) 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

正气者,正风也。——《灵枢·刺节真邪》

(4) 正常气色

(5) 光明正大的风气

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6) 刚正的气节

正气凛然

沧溟

(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皇图

(1).指 河 图。《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吕延济 注:“皇图,谓 河 图也。”

(2).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旧唐书·哀帝纪论》:“宇县瓜分,皇图瓦解。” 宋 岳飞 《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逆 豫 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兵部侍郎 阮 一本,为捕灭社党,廓清皇图事。”

(3).指皇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朕今纘皇图,恭修帝道。”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朕乃 大唐 天寳皇帝 是也。起自潜邸,入纘皇图。”

帝业

帝王的事业或功业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诸葛亮传》

消索

(1).消散;消失。《素问·示从容论》:“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 汉 王充 《论衡·死伪》:“且死者精魂消索,不復闻人之言。”《朱子语类》卷一三○:“士气至此,消索无餘。”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托媒》:“自到 花卿 府,游兴便已消索了。”

(2).寂寞冷落。《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 * 情》:“‘你家搬在那里好么?’ 八老 道:‘甚是消索。’”

(3).犹匮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姊从郎君千里间关,囊中消索,吾等甚不能忘情。”《红楼梦》第一○三回:“那 夏 家先前不住在京里,因近年消索,又惦记女孩儿,新近搬进京来。”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汗青

(1)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借指史册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