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对雨(六月廿六日)·其一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几日晴暄炎弗禁,一时澍雨爽开襟。

农功物象都调顺,祗觉迩来太遂心。

诗词问答

问:《溪亭对雨(六月廿六日)·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三

2. 六月廿六日

参考注释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澍雨

(1).大雨;暴雨。《尚书大传》卷四:“久矣,天之无烈风澍雨。” 郑玄 注:“暴雨也。”《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三月,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 洛阳 寺……行未还宫,澍雨大降。”《宋书·范泰传》:“﹝ 范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 汉 东海 枉杀孝妇,亢旱三年,及祭其墓,澍雨立降,岁以有年。”

(2).时雨。 宋 王禹偁 《谢降御札表》:“若岁大旱,多慙 傅説 之才,谓天盖高,必听 汤王 之祷,未蒙册免,尤愧搢绅,而又诲以政刑,敢不勤於夙夜,少助忧心之意,庶成澍雨之期。”

(3).比喻恩泽。《清史稿·高宗纪一》:“以御门听政,澍雨优渥,赐执事诸臣纱疋有差。”

开襟

(1) 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前面的部分分开,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2) 敞开衣襟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调顺

(1).理顺。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三·慧布》:“后於《大品善达章》中,悟解大乘,烦恼调顺,摄心奉律,威仪无玷。” 林海音 《城南旧事·惠安馆传奇》:“我伸出手去调顺她的揉乱的留海儿。”

(2).和顺。《华严经疏钞·十回向品》:“其诸僕使,皆聪慧善巧,性自调顺,常勤精进,无有懈惰。”

迩来

最近以来

遂心

称心;合乎心愿,如心所欲

遂心如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