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其二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其二原文

一纵登临目,苍茫太宇空。

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

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

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

诗词问答

问: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问: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弘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诲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参考注释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茫

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断山

陡峭壁立的高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世目 周侯 ,嶷如断山。”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悵日暮兮吾有念,临江上之断山。” 唐 杜甫 《远游》诗:“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明 文徵明 《题画》诗:“冰禽飞去疎烟灭,目送秋光入断山。”

潋滟

(1) 形容水盈溢

(2) 形容水波荡漾

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木华《海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湖光潋滟

削壁

陡峭的山崖。 宋 曾原一 《金精山记》:“削壁堊色,石纹墨缕,拂布石面者, 披髮峯 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两门外俱削壁千丈,轰列云表。”《老残游记》第二回:“初看 傲来峯 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 徐迟 《黄山记》:“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削壁千仞。”

鸿蒙

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

(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

(4).混沌;浑噩。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吴礼部诗话》引 元 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 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

(5).指高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龙斗

(1).两龙相斗。《左传·昭公十九年》:“ 郑 大水,龙鬭於 时门 之外 洧渊 。”

(2).喻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 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一:“七雄方龙鬭,天下乱无君。” 唐 罗隐 《登瓦棺寺阁》诗:“懒指 臺城 更东望,鹊飞龙鬭尽荒丘。”

鼓角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凭高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舒啸

亦作“ 舒歗 ”。犹长啸。放声歌啸。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唐 储光羲 《题崔山人别业》诗:“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宋 张孝祥 《临江仙·寄静江三故人》词:“尚念论心舒歗否?只今湖海相望。” 元 张可久 《山坡羊·感旧》曲:“凭高凝眺,临风舒啸。”

水晶宫

传说中的水下宫殿,为龙王所居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