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药至城东桥诗

作者: 鲍照朝代: 南北朝

行药至城东桥诗原文

鸡鸣关吏起。
伐鼓早通晨。
严车临逈陌。
延瞰历城闉。
蔓草缘高隅。
修杨夹广津。
迅风首旦发。
平路塞飞尘。
扰扰游宦子。
营营市井人。
怀金近从利。
抚剑远辞亲。
争先万里涂。
各事百年身。
开芳及稚节。
含彩吝惊春。
尊贤永照灼。
孤贱长隐沦。
容华坐销歇。
端为谁苦辛。

诗词问答

问:行药至城东桥诗的作者是谁?答:鲍照
问:行药至城东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鲍照的名句有哪些?答:鲍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关吏

(1).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 衞嗣公 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 陈奇猷 集释:“关吏,关市之属吏也。” 北齐 颜之推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马色迷关吏,鷄鸣起戍人。” 唐 岑参 《函谷关歌》:“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关索》:“盖前代凡遇高埠置关,关吏备索,以挽舁者,故以名耳。”

(2).指海关的官吏。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於是有关吏送难者曰:不用呢羽、鐘表、燕窝、玻璃、税将絀。”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先生在关非关吏,我欲从之问关事。”

通晨

犹报晓。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鷄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唐 张文琮 《同潘屯田冬日早朝》诗:“通晨禁门啟,冠盖趋朝謁。”

严车

谓整备车辆。 三国 魏 郭遐周 《赠嵇康诗》之一:“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卢充》:“﹝ 崔 ﹞敕内严车送客, 充 便辞出。” 唐 韦应物 《送李儋》诗:“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

延瞰

远望。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严车临迥陌,延瞰歷城闉。” 唐 卢照邻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诗:“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城闉

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魏书·崔光传》:“诚宜远开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宫庙。”《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注:“闉,城曲重门也。” 宋 陆游 《野兴》诗:“东望城闉十里遥,野人生计日萧条。” 清 姚燮 《岁暮》诗:“独立城闉移远目,忍将旧事説安饶。”

蔓草

爬蔓的草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高隅

高山的一角。 三国 魏 嵇康 《杂诗》:“皎皎亮月,丽于高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闕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蔓草缘高隅,脩杨夹广津。”

迅风

疾风。《楚辞·远游》:“軼迅风於清源兮,从 顓頊 乎增冰。” 汉 王粲 《七哀诗》:“迅风拂裳袂,白露霑衣衿。” 清 张云璈 《杨酆都殉难》诗:“狂蛟退入 冯夷 宫,贼如落叶随迅风。”

路塞

道路阻塞。《文选·曹冏<六代论>》:“兼亲疎而两用,参同异而并进,是以轻重足以相镇,亲疎足以相衞,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李周翰 注:“并兼路塞,谓不相侵劫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连巖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飞尘

(1).飞扬的灰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躡飞尘。” 明 马銮 《张丽华》诗:“临春高阁忽栖鸦,香作飞尘玉委沙。”

(2).喻轻微的事物。 南朝 梁 江淹 《拜正员外郎表》:“皇纬如纽,惭飞尘之效。”

扰扰

形容纷乱的样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游宦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营营

(1) 象声词

营营青蝇

(2) 奔走钻营

毕生营营,追求名利

(3) 常含贬义

市井人

(1).指商贾。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修身世世诗书业,营利明明市井人。”

(2).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吕东莱 闻之,笑曰:‘此只如市井人嘆喜之词。’”

金近

(1915-1989)儿童文学家。浙江上虞人。早年当过学徒。抗战期间曾在重庆流浪儿童教养院任教员。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小毛的生活》、童话集《冬天的玫瑰》等。

抚剑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争先

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稚节

少壮时节。 晋 陆机 《桑赋》佚文:“舋稚节以夙茂,蒙劲风而后凋。”《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稚节,含采吝惊春。” 张铣 注:“夫人开布芳华之德,宜在幼稚之年。”

惊春

谓花木于春日来临时迅速萌发。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雉节, * 吝惊春。” 唐 阎伯璵 《盐池赋》:“入泽遐窥,喜晴天之速曙;隔林斜望,讶琼树之惊春。”

尊贤

(1).尊敬贤者。《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尊贤之朝,虽有佞人,化为直臣。”

(2).高贵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北史·房彦谦传》:“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贤之戚,犯恶必刑。”

照灼

光芒四射;闪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水里芙蓉光照灼,见者莫不心惊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秋叶古林,色明艷,斜阳照灼,金紫满山。”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吾尝谓圣人之心,如日月悬象於中天,而光辉照灼乎海宇。”

孤贱

(1).孤苦低贱。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 唐 崔曙 《送薛据之宋州》诗:“我生早孤贱,沦落居北州。” 宋 黄庭坚 《东观读未见书》诗:“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

(2).指孤贱的人。《后汉书·黄香传》:“臣 江 淮 孤贱,愚矇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筭録。”

(3).犹轻贱。《仪礼·大射礼》“若诸公卿大夫之耦不胜,则亦执弛弓,特升饮” 汉 郑玄 注:“以尊为耦,而又不胜,使之独饮,若无伦匹,孤贱也。”

隐沦

(1).神人等级之一。泛指神仙。《文选·郭璞<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南朝 齐 谢朓 《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託,灵异居然栖。”

(2).隐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孙登 ﹞思欲遯跡林乡,隐沦忘死。” 郁达夫 《秋夜怀人》诗之六:“晚年好静南乡住,仙寿溶溶乐隐沦。”

(3).指隐者。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诗:“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清 赵翼 《题周山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公曾出塞悲流徙,我亦归田作隐沦。”

(4).隐没身体不使人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汉 时, 解奴辜 、 张貂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此后世遁形之祖也。”

(5).沉沦,埋没。《晋书·郭璞传》:“ 严平 澄漠於尘肆, 梅真 隐沦乎市卒。”《文选·鲍照<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 李善 注:“隐沦,谓幽隐沉沦也。” 章炳麟 《狱中闻沉禹希见杀》诗:“不见 沉生 久,江湖知隐沦。”

容华

好的容貌

销歇

(1).消失。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一本作“ 消歇 ”。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客光未锁歇,欢爱忽蹉跎。”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閭巷之人,曩与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謁,喘汗不暇,然曾未几而景响销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

(2).衰败零落。 唐 司空曙 《过庆宝寺》诗:“禪宫亦销歇,尘世转堪哀。” 宋 范成大 《楚辞·交难》:“恐青女兮行秋,奄销歇兮众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人世有好必有歉,有荣华必有销歇。”

(3).停息;休止。 梁启超 《雅典小志·发端》:“ 雅典 立国之精神,歷数千年继续不断,以传至今日。虽其间或稍销歇,要不过如 黄河 之有伏流。”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元 人杂剧虽然早经销歇,但尚有流传的曲本,来示人以大概的情况。”

苦辛

(1).犹辛苦。劳苦艰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后汉书·孔奋传》:“ 奋 力行清絜,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元 罗志仁 《绝句》:“囓雪 苏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男的舍不得女的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