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二

作者: 释清远朝代: 宋代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二原文

开田说大义,后人莫容易。

百丈总持门,淡而还有味。

诗词问答

问: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二的作者是谁?答:释清远
问:颂古六十二首·其十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清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清远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

开田

垦荒为田。《管子·问》:“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汉书·食货志下》:“初置 张掖 、 酒泉郡 ,而 上郡 、 朔方 、 西河 、 河西 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颜师古 注:“开田,始开屯田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

大义

(1) 代表正义的道理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深明大义

(2) 夫妇之义,谓婚姻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文章、论著或理论的精要之处

后人

(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总持

(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维摩经·佛国品》:“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景德传灯录·阿难尊者》:“多闻博达,知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讚叹。”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2).总地掌握。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朕参於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钧衡,以中臺总持於纲纪。”

而还

以还,以来。 于右任 《祭邹容墓后赠刘三》诗:“廿载而还事始伸,同来扫墓一沾巾。”

有味

(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