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祢郎中

作者: 王维朝代: 唐代

送祢郎中原文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诗词问答

问:送祢郎中的作者是谁?答:王维
问:送祢郎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祢郎中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王维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维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27_18

参考注释

东郊

(1). 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春草

(1).春天的草。 晋 潘岳 《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宋 陆游 《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仇兆鳌 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 邢昺 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驱马

策马奔驰。《诗·鄘风·载驰》:“驱马悠悠,言至于 漕 。”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 阴山 ,山高马不前。” 宋 张耒 《感春》诗之四:“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山外

(1). 太行山 以东地区。 战国 时泛指 秦 以外的六国地区。《文选·潘岳<西征赋>》:“有噤门而莫啟,不窥兵於 山 外。” 李善 注引《战国策》:“ 范雎 谓 秦王 曰, 秦 今反闭关,而不敢窥兵於 山 东者, 穰侯 为国谋不忠,大王计有所失也。”

(2).山的外边。 唐 张说 《侍宴蘘荷亭应制》诗:“山外闻簫管,还如天上逢。” 宋 林升 《西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 歌舞几时休?”

(3).佛教天台宗山外宗的省称。参见“ 山家宗 ”。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岛夷

(1).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书·禹贡》:“大陆既作,岛夷皮服。”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 宋 杨万里 《和巩采若游蒲涧》诗:“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 安期 宅一区。” 王闿运 《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巡抚 崧蕃公 问疾,唯以岛夷窥伺为虑。”

(2). 南北朝 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 北朝 称 南朝 为岛夷。《北史·序传》:“ 大师 少有著述之志,常以 宋 、 齐 、 梁 、 陈 、 魏 、 齐 、 周 、 隋 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

(3).指倭寇。亦泛称外国侵略者。含有鄙视意。 明 吴易 《少保戚公继光》诗:“岛夷蹂南土,兵气惨不张。闭营百日练,战士虎力强。”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露版

见“ 露板 ”。

江馆

江边客舍。 唐 王昌龄 《送谭八之桂林》诗:“客心仍在 楚 ,江馆復临 湘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宥》:“ 宥 奇骇,因寘于怀。行次江馆,其家室皆已维舟入亭矣。” 清 黄景仁 《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秋高江馆寒生稜,眼芒忽触瑶光星。”

鸣驺

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起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歌謡随举扇,旌旆逐鸣騶。” 清 曹寅 《雨中和渔村韵》:“不扫春厅雪,鸣騶罢往来。”

卉服

(1).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孔 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 孔颖达 疏:“舍人曰:‘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 注:“卉服,絺葛之属。” 唐 吴筠 《高士咏·孙公和》:“ 孙登 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明 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2).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魏书·匈奴等传序》:“辫髮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賮继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林舍人使琉球诗》:“ 徐福 当年採药餘,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闍问,欲求 嬴秦 未火书。”

珠官

(1).管采珠的官。 唐 王维 《送祢郎中》诗:“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唐 陆龟蒙 《寄琼州杨舍人》诗:“人多药户行狂蛊,吏有珠官出俸钱。”

(2).郡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黄武 七年﹞改 合浦 为 珠官郡 。” 唐 王维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诗:“去问 珠官 俗,来经石刼春。”

拜本

向皇帝上奏本。《天雨花》第七回:“为官三载思亲甚,拜本陈情告养亲。君王以孝治天下,准其终养转回程。”

莺吟

莺鸣;莺啼。 唐 高瑾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鶯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 唐 李白 《晓晴》诗:“鱼跃青池满,鶯吟緑树低。”

山邮

(1).山中的驿站。 唐 王维 《送祢郎中》诗:“孤鶯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宋 梅尧臣 《寒食日过荆山》诗:“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 元 柳贯 《后滦水秋风词》诗:“山邮纳客供次舍,土屋迎寒催墐藏。” 明 袁宏道 《暮雨》诗:“山邮听夜雨,梦里滑车轮。”

(2).指驿站提供的交通工具。 唐 张九龄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诗:“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南中

(1).指 川 南和 云 贵 一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魏书·李寿传》:“ 寿 ,字 武考 。初为 雄 ( 李雄 )大将军,封 建寧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 建寧国 。” 唐 王勃 《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2).指 岭 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 吕兴 ,深覩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 注引《吴志》:“ 交阯郡 吏 吕兴 等杀太守 孙諝 ,使使如 魏 。” 宋 杨万里 《明发龙川二绝》之一:“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 龙川 指似君。”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又言 泉州 有红牙大戟树,其大数围,南中之所无,而 泉 人所不知者。”

(3).泛指南方,南部地区。 唐 王建 《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宋 陈善 《扪虱新语·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檮杌闲评》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岳墓 之左, 断桥 之右……真是宇内无双景,南中第一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踰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於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復归艺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