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舍偶成六首·其五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驿舍偶成六首·其五原文

绕舍山千叠,当庭柏七株。

四时松坎景,一幅辋川图。

此地堪留客,高情颇惬吾。

几多游宦者,不识有诗无。

诗词问答

问:驿舍偶成六首·其五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驿舍偶成六首·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驿舍偶成六首·其五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参考注释

千叠

犹千重。 宋 杨侃 《皇畿赋》:“冈断续以千叠,尘飞扬而四遮。”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嶂图》诗:“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明 李东阳 《南巡图记》:“其上则奇峰峻岭,迴滩激瀨,人跡不能及;下则连山洪涛,千叠百折,其势若排云而降。”

当庭

在法庭上

检察官当庭就认为这不能作为犯罪的证据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辋川图

(1). 唐 诗人 王维 绘的名画。绘 辋川 别业二十胜景于其上,故名。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王维 ﹞画《輞川图》,山谷鬱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 秦太虚 云:‘余卧病, 高符仲 擕《輞川图》示予曰:閲此可以癒病。予甚喜,恍然若与 摩詰 入 輞川 ,数日而疾癒。’” 宋 苏轼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輞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 右丞 句。” 清 赵翼 《题王摩诘辋川雪溪小幅》诗:“我闻《輞川图》径丈,幽景二十俱臚陈。”

(2).借指风景幽胜之处。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图》。” 高增 《君介有武林之游诗以送之》:“分明一幅《輞川图》,便倩 王维 画得无。”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留客

(1).使人留连忘返。《楚辞·大招》:“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王逸 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众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记·滑稽列传》:“ 豹 曰:‘廷掾起矣。状 河伯 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陈遵投辖》:“ 陈遵 閒尝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车辖投井中,史家记此一事,以见 遵 平时好留客如此。” 元 倪瓒 《送张天民》诗:“湖鱼入饌常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宦者

(1).宦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 意 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 意 即告宦者 平 。”《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齐 有宦者 徐甲 ,入事 汉 皇太后。” 颜师古 注:“宦者,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疾不能言, 伾 即入,以詔召 叔文 入坐翰林中使决事。 伾 以 叔文 意入言於宦者 李忠 。”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天啟 间,公为编修。而宦者 魏忠贤 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 李斯 ﹞渐进至左丞相, 二世 二年(公元前208年)宦者 赵高 诬以谋反,杀之。”参见“ 宦官 ”。

(2).指做官的人。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大呼数四,有宦者出。生遽访之……访其谁氏之第,曰:‘此 崔尚书 宅。’”

(3).星官名。《后汉书·宦者传序》:“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 唐 杨炯 《浑天赋》:“ * 对於摄提,皇极临於宦者。”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