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澹泊敬诚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赋得澹泊敬诚原文

处处瞻奎藻,殷殷仰圣情。

标言澹以泊,继曰敬兮诚。

明志由斯要,持心在合并。

居存守良矱,烦扰去私营。

无欲函三契,有为得一贞。

尧茨垂永焕,虞典溯惟精。

诗词问答

问:赋得澹泊敬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赋得澹泊敬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赋得澹泊敬诚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一

2. 易正义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

参考注释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奎藻

指帝王诗文书画。 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画》:“﹝ 康与之 ﹞书一絶于上曰:‘玉輦宸游事已空,尚餘奎藻绘春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正定郭公暨配李夫人墓志铭》:“辉煌奎藻嘉尔庸, 凌烟阁 上图仪容。”

殷殷

情意深厚的样子

殷殷期望

明志

表明心志。 清 姚鼐 《<礼笺>序》:“夫其所服膺者,真见其善而后信也;其所疑者,必核之以尽其真也,岂非通人之用心、烈士之明志也哉!” 姜妙香 《追怀往事》:“抗 日 战争时期, 兰芳 先后隐居 香港 和 上海 ,息歌息舞,蓄髭明志。”

持心

谓处事所抱的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鍊之吏,持心近薄。”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 巩 处势多奇,误知最久。持心素厚,未忌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就禄》:“后因朝廷体知处事能为,持心公正,陞任 吉安 知府。”

合并

见“ 合并 ”。

亦作“ 合併 ”。1.结合到一起。《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元典章·户部三·分析》:“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併抄上户计自愿析居各另者,听从民便。”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两逆党者,合併为一。”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五:“第四队的队长是 徐梓 ,是派到第八战区的,经过 河南 向 西安 一带活动。后来似乎和抗剧第三队合并了。”

(2).犹聚会。 汉 王粲 《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各以事牵,不可合并。” 清 顾炎武 《赠人》诗:“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

存守

据守。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沟濠完葺,一切如常。”

烦扰

(1) 搅扰

因为学术上和金钱上的困难而受烦扰

(2) 因受搅扰而心烦

这个毫无表情的面孔,一直使他烦扰至死

私营

私人投资经营

私营企业

函三

谓包含天、地、人三气。《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元气始起於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故子数独一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纯乾直月,祥开初九之潜;索震承华,德禀函三之极。” 明 徐渭 《函三馆记》:“余忆函三之説,虽出於 小戴 註家,乃昉於 弄丸公 之《皇极经世》。”

有为

做出成绩

奋发有为

大有为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虞典

指《书·虞书》。《后汉书·郎顗传》:“‘节彼南山’,咏自 周 《诗》;‘股肱良哉’,著於《虞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大舜 巡岳,显乎《虞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轩臺 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明 何景明 《郊观二十二韵》:“柴望兼《虞典》,登封畧 汉 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