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星亭

作者: 叶适朝代: 宋代

露星亭原文

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
知君欲览众山小,取砖磨就天上亭。
身心合於高处着,万象不语森溱泊。
古今月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

诗词问答

问:露星亭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露星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斗杓

(1).即斗柄。《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 高诱 注:“斗,第五至第七为杓。” 宋 王安石 《作翰林时》诗:“欲知四海春多少,先向天边问斗杓。” 元 元淮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纔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斗杓所竖,节序以更。”参见“ 斗柄 ”。

(2).比喻为人所敬仰者或众人的引导者。 清 唐孙华 《顾端文公祠》诗之一:“斗杓当代擅声华,俎豆江干岁月遐。”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 大汉 之天声。”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 黄先生 论学,如 大禹 导山水,脉络分明,吾党之斗杓也。”

点翠

(1).点染翠色。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博劳歌》:“谁家总角岐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緑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

(2).首饰类贴以翡翠羽者。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今世妇人喜以翠羽涂於金银首饰上,谓之点翠。”《红楼梦》第二九回:“ 贾母 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起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説着,把自己头上带的一隻累丝点翠嵌宝衔珠的雁釵摘下来给 张姑娘 插在鬢儿上。”

为此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

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四郊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环拱

(1).犹环绕。 唐 杨炯 《浑天赋》:“天有北辰,众星环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远近群峯环拱,亦佳境也。”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夫夷之南,万山环拱。”

(2).犹禁卫。 唐 白居易 《姚成节右神策将军知军事制》:“环拱之职,得不勉歟!”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及前宰执侍从大第,环拱盖以百数。”《宋史·仪卫志一》:“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衞。”

遥青

远处的青山。 唐 孟郊 《生生亭》诗:“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月色

月光

浅深

(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光阴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