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六月十六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闻蛩(六月十六日)原文

晚凉豪兴生,刺舟载明月。

心托碧琅天,身在水精阙。

何来在砌蛩,振羽数声发。

协候方朱明,审音报商越。

通灵信物类,不与惟时节。

来者复无住,知然却怡悦。

诗词问答

问:闻蛩(六月十六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闻蛩(六月十六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五

2. 六月十六日

参考注释

兴生

经商求利。《南史·柳世隆传》:“在州立邸兴生,为御史中丞 庾杲之 所奏。”《北史·隋纪上》:“詔省、府、州、县皆给廨田,不得兴生,与人争利。”

刺舟

刺船。撑船,划船。《淮南子·原道训》:“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宋 欧阳修 《石楼》诗:“高滩復下滩,风急刺舟难。” 明 归有光 《壬戌纪行上》:“自 寳应 来,阴寒雨雪间作,是日始见日,尤寒,刺舟者鬚眉皆冰。” 清 姚鼐 《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诗之二:“更欲刺舟往,相从忘主宾。”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水精

水晶

柱以水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唐· 李朝威《柳毅传》

振羽

(1).鼓翅。《诗·豳风·七月》:“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毛 传:“莎鸡羽成而振讯之。”《宋史·乐志十三》:“矫矫长离,振羽来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旬餘后,其声渐厉,似飞虫之振羽。”

(2).古乐章名。《礼记·仲尼燕居》:“客出以《雍》,彻以《振羽》。” 郑玄 注:“《雍》、《振羽》,皆乐章也。” 孔颖达 疏:“《振羽》即《振鷺》诗,亦乐章名也。言礼毕通彻器之时歌《振鷺》也。”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 晋 潘岳 《射雉赋》:“於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 唐 刘禹锡 《代谢端午赐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孙枝蔚 《惜夏》诗:“我饯朱明后,无衣暗自伤。”

(2).指立夏节。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节届朱明,晷钟丹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绣房》:“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朱明。”

(3).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王逸 注:“朱明,日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六:“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明 王世贞 《天门开》诗:“朱明曜以东起,纤阿迫以西垂。”

(4).指传说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诱 注:“旧説云 祝融 。”

(5). 汉 郊祀歌名。《史记·乐书》:“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 广东 罗浮山 。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三:“ 罗浮 高万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称。《花城》1981年第6期:“自从 成吉思汗 的孙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经过 蒙元 、 朱明 、 满清 ,七百多年。”

审音

(1).辨别音调。《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南风》:“ 师旷 审音吹不竞, 钟仪 怀土操谁传。”

(2).通晓诗的音韵。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六朝以来,黄钟瓦缶,审音者自能辨之。”

(3).审定字的读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古人造字审音,使居平仄之介。”

(4).谓识别清议之声、舆论之声。 金松岑 《心声》:“斯音也。号召众籟之喑噎,披豁群窍之聋瞶……有善审音者,入吾国,遘我士,可以悚然而退,不得曰国无人国无人矣。”

通灵

(1).通于神灵。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包山祠》:“自非通灵才,敢陟羣仙峯。”《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录籍》:“若是説好,便通灵起感应,香火繁盛起来。”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致渊画松》诗之二:“六法通灵力有餘,暮年点笔势凌虚。”

(2).善于应变;不拘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 郭上灶 ,第二度 赵仙姑 。 郭 性顽钝,只与追钱延年之法; 赵 性通灵,随吾左右。”

(3).消息来得快;来源广。《娱目醒心编》卷五第一回:“ 福达 身虽有监,京中綫索却自通灵。”

(4).灵验。《天雨花》第二七回:“烧香妇女来问事,説来句句尽通灵。”

(5).灵敏。 茅盾 《子夜》十四:“厂里一有了吃醋争风那样的事,你们的耳朵就会通灵。”

物类

(1).万物,各类的物。《荀子·劝学》:“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列子·周穆王》:“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盖以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

(2).物的同类,同类。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兮,物类之相感也。” 王逸 注:“言鸟兽相呼,云龙相感,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 郊 常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出岸,乃方响一片。有知者识是蕤宾铁也。指拨精玅,致律吕相应,物类相感耳。” 清 黄景仁 《啼乌仁》:“明知无益痛繫心,物类相类有如此。”

(3).物的种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土地所产,物类尤多。”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诗:“吾闻海之大,物类无穷极。”

(4).物的类别。 梁启超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 达尔文 以前,虽有一二博物学者稍有见於物类蕃变之现象……而不知其变迁进化之所以然。”

(5).特指人或动物。 南朝 宋 张野 《与远法师书》:“行不负於所知,言不伤於物类。”此指一般的人,犹言他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这般物类,教我怎不阴哂?”此贬称他人,犹言东西。《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説道:‘因你念头差了,故投落在物类。我特地唤醒你来,再去投胎。’”此指动物。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无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怡悦

喜悦;高兴

心情怡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