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襟楼口号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清襟楼口号原文

望远临空信洒然,襟怀霞举不期仙。

清乎与否由人耳,藉此翻成为境迁。

诗词问答

问:清襟楼口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襟楼口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襟楼口号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九

2. 去声

参考注释

远临

(1).犹远眺。《梁书·沉约传》:“开阁室以远临,闢高轩而旁覩。”

(2).谓按临远方。 明 文徵明 《朱秋崖像赞》:“迨乎出镇 闽 越 ,聿树风声,远临海嶠,志清梟獍。”

洒然

(1).潇洒;洒脱。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杜叔温 ﹞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明 杨慎 《词品·严次山》:“ 严仁 字 次山 ……又长於庆寿赠行,洒然脱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2).犹欣然。《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 穆宗 召为諫议大夫,羣情洒然称允。”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八月之望,与 仲廷 饮於 靖海门 之南楼,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际,意为之洒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唐 戴叔伦 《喜雨》诗:“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凉爽快。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庨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诗:“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臺。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则何如 胎簪子 洒然阳气见於面,病若脱而瘳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来试挂,果然女病洒然。”《西游记》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气想是已行散了。洒然无事,又吃水何为?”

(6).惊异貌;忽然。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天子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洒脱貌。《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后主 闻其才,詔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2).畅快貌。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 宋 杨万里 《晨炊白昇山》诗:“千峯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峯一洒然。”

(3).了然而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房 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渊明 诗云:‘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閒。’説得更好。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能言者声和而音雅,词切而义明,理约而不乱,端多而不复,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惊异貌。《庄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1).寒冷貌。《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2).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羣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洒,先典反。”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驱,未死之閒,犹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场,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齐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窗楞西向,户榻洒然,室不大而洁。”

襟怀

胸襟;胸怀;心胸

襟怀坦白

霞举

(1).高耸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双闕昂藏,石壁霞举。”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济济令仪,灿曙色之霞举。”

(2).风度轩昂貌。 晋 支遁 《释迦文佛像赞》:“人钦其哲,孰识其冥,望之霞举,即亦云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李白 名播海内, 玄宗 於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著官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3).喻高远。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梵僧那提》:“词出珠联,理畅霞举。”

(4).飘行;飞升。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举掉臂而行。” 明 陈继儒 《香案牍·白石生》:“ 生 煮白石为粮,问之何不霞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其(狐)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亦与人同。若夫飞升霞举,又自一事。”

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成为

变成。《魏书·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以那‘空心大老官’,居然成为 上海 的土产物。” 茅盾 《子夜》三:“自从她成为这里的主妇以来,这‘缺少了什么的’感觉,即使时隐时现,可是总常在她心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