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曲七首·其一

作者:蔡珪 朝代:宋代

画眉曲七首·其一原文

楼外春山几点螺,楼头望处染双蛾。

不知深浅随宜否,却倩菱花问眼波。

诗词问答

问:画眉曲七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蔡珪
问:画眉曲七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画眉曲七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蔡珪的名句有哪些?答:蔡珪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参考注释

春山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双蛾

(1).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 南朝 梁 沉约 《昭君辞》:“朝发 披香殿 ,夕济 汾阴 河,於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宋 杨无咎 《生查子》词:“愁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花月痕》第二四回:“半晌, 秋痕 双蛾频蹙,皓齿微呈。”

(2).借指美女。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瑶臺倾巧笑,玉盃殞双蛾。” 唐 白居易 《酬刘和州戏赠》:“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迴。”

不知深浅

(1).不明白水的深浅的程度。《水浒传》第十九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2).常用以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分寸。《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里头万一有一句半句不知深浅的话,还得求姐姐原谅妹子个糊涂,耽待妹子个小。” 刘占江 《陕北红花开》:“ 王牛 假装不识他是团总,说话才不知深浅,嘴一撅说:‘真不真,你管得着吗?我又不是跟你说话。’”

随宜

(1).犹随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 * ,下以顺百姓之心。”

(3).随意,不经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人叉手具分披:‘园主富贵不随宜,现是东宫皇太子,每日来往自看之。’” 蒋礼鸿 通释:“这里应解释作等闲,‘不随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随便,马马虎虎。 宋 梅尧臣 《送薛氏妇归绛州》诗:“随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陈师道 《放歌行》之二:“説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到处都适宜,无处不宜。 元 牟巘 《溪边钓船》诗:“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

菱花

(1).菱的花。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菱曲》:“菱花落復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 《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2).指菱花形的花纹。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顰。” 前蜀 韦庄 《捣练篇》:“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綬带鸳鸯簇。”

(3).指菱花镜。亦泛指镜。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之二:“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筯并堕菱花前。” 明 唐寅 《二郎神》曲:“整云鬟,对菱花,教人怕见愁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梳洗才完,穿戴未毕。”参见“ 菱花镜 ”。

眼波

指流动如水波的目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