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示忠彦)

作者: 曹冠朝代: 宋代

西江月(示忠彦)原文

秋霁姮娥二八,寒光逼散浮云。
小山丛桂吐清芬。
犹带蟾宫风韵。
因念两登仙籍,恩沾雨露方新。
汝今妙岁已能文。
早折高枝荣奋。

诗词问答

问:西江月(示忠彦)的作者是谁?答:曹冠
问:西江月(示忠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西江月(示忠彦)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冠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秋霁

秋日雨后天晴。 唐 储光羲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诗:“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姮娥

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即“嫦娥”

二八

(1).即十六。十六人。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鎛磬,女乐二八。” 杜预 注:“十六人。”。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黛娥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2).即十六。农历每月十六日。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宋 权德舆 《秋闺月》诗:“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词:“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3).即十六。十六岁。谓正当青春年少,多言女子。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房边得宠谁相妬。”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 渭城 歌。”

(4).八元、八恺的合称。《文选·张衡<思玄赋>》:“幸二八之遌 虞 兮,嘉 傅説 之生 殷 。”旧注:“二八,八愷,八元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相兼二八,将猛四七。”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参见“ 八元 ”、“ 八愷 ”。

(5).特指农历正月十八日。《中国谚语资料》:“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收成。”原注:“二八,正月十八。”

(6).“二八三八”的略语,合为“五八”,因用作“井”的隐语。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七:“ 钱昭度 有《食梨》诗云:‘西南片月充肠冷,二八飞泉绕齿寒。’予读《乐府解题》‘井谜’云:二八三八,飞泉仰流,盖二八三八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为井字。”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山丛

山峰林立的群山

遥远的山丛中,长着参天的大树

清芬

(1).清香。 宋 韩琦 《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盘山》:“又 武林 黄汝亨 《盘泉诗》:‘ 李愿 归 盘谷 ,泉甘自昔闻。偶来谐胜赏,独坐挹清芬。’”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寄语酒徒 蒋济 ,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

(2).喻高洁的德行。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常思 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 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蟾宫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风韵

(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两登

犹言两得、两成。《商君书·徕民》:“今以草茅之地,徠 三晋 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 秦 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仙籍

(1).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 崆峒 非凡乡, 蓬瀛 在仙籍。”

(2).仙人的名籍。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明 袁宗道 《绝句》:“贫穷輒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

(3).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李沧 《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簫声拂御楼。”

恩沾

皇恩润泽。《魏书·太祖道武帝纪》:“仁风被於四海,盛化塞於大区,泽及昆虫,恩霑行苇。” 唐 韩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伏惟皇帝陛下道合天地,恩霑动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三逢恩霑,四换岁纪,弗敢自述,已分陆沉。”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能文

善于属文。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宋史·文苑传四·萧贯传》:“俊迈能文,尚气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长洲 王惕甫 …… 乾 嘉 间号称能文,与 秦小峴 、 鲁絜非 、 龚海峯 、 武虚谷 诸君,旗鼓相接。”

高枝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