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冬月驻南苑行宫有忆经略大学士傅恒之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早传三箭定,稍得万几閒。

回跸经临便,逾年想像间。

军声扬雪岭,舆颂溢桃关。

离聚何须论,心同孰往还。

诗词问答

问:《去岁冬月驻南苑行宫有忆经略大学士傅恒之作兹以金川平定恭谒孝陵景陵回銮取道南苑往易州恭谒泰陵驻跸行宫见壁间旧题辄叠原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

2. 经略大学士振旅而归成都士民迎至桃关歌颂载路此所谓父老扶杖以观武成者乎

参考注释

万几

(1).《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孔 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后以“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帝王﹞思劳于万几,神驰于宇宙。”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亲万几。”《明史·韩文传》:“是时青宫旧奄 刘瑾 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觝,不亲万几。”

(2).泛指执政者处理的各种政务。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万几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众公议。”

回跸

指帝王返驾回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 ,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逾年

亦作“踰年”。1.谓时间超过一年。《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 汉 班固 《 * 通·爵》:“不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夫人 滎阳 郑氏 ……有贤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 宋 苏舜钦 《答李锐书》:“但一诣门奉谢,又不相见,迄今将逾年矣。”

(2).一年以后;第二年。《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齐琼》:“逾年牝死,犬加勤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朱昂 ﹞敭歷清贵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 江陵 ,逾年方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许公言》:“未数月, 子冲 一夕无疾而亡,踰年, 金 入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 袁 逾年升 直 臬,仍治军事。”

(3).经历年岁。 章炳麟 《訄书·原人》:“ 意大利 初併於 日耳曼 ,逾年百五十,而 米兰 与 伦巴多 人始立民主,斯其为殊类也。”

想像

设想

把原子专家们想像成长胡子的老头

军声

(1).军乐。《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詔吉凶。”《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鐸授鉦,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薛综 注:“言声中进退,取钟鼓旌之节。”

(2).军队的声威、声势。 唐 郑吉 《楚州修城南门记》:“以严教令,以壮都鄙,以张军声。”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庙略慙 灵武 ,军声谢朔方。”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及大军回省, 云山 及 邱彦彪 已至 乾州 ,军声復振,而 万炳南 屡书告急。”

(3).军中的喧闹之声。 唐 赵嘏 《钱塘》诗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醉餘一觉纔安枕,又听军声四面譁。”

雪岭

(1).积雪的山岭。 唐 卢纶 《从军行》:“雪岭无人跡,冰河足雁声。” 唐 慧净 《杂言》诗:“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碧野 《在风雪边境的路上》:“太阳在 帕米尔 的冰山雪岭上闪耀,四周是一片刺眼的白光。”

(2).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 唐 鲍溶 《怀惠明禅师》诗:“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参见“ 雪山 ”。

(3).即今 四川 岷山 。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 雪岭 未归天外使, 松州 犹驻殿前军。” 叶葱奇 疏注:“ 雪岭 ,即指此雪山,即今 岷山 。”借指 四川 境内。 唐 杜甫 《对雨》诗:“ 雪岭 防秋急,绳桥战胜迟。” 仇兆鳌 注:“ 鹤 曰:‘《九域志》: 雪岭 距 威州 二百六十里。 威 即 维州 。’《高适传》:‘ 适 出 西山 ,三城置戍,论东西两 川 ,当合为一,即 雪岭 也。’”

(4).比喻巨浪。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观潮》:“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綫,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舆颂

民众的议论。《隋书·炀帝纪上》:“听採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之得失。” 唐 独孤及 《送马郑州诗》:“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諠。” 清 丘逢甲 《赠沉絜斋观察世丈》诗之一:“身符舆颂民怀德,家室楹书帝念忠。”

离聚

分和合,聚和散。 宋 张先 《梦仙乡》词:“离聚此生缘,无计问离聚。”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往还

去和来;往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