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口占四首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湘中口占四首原文

江边金碧谩层层,户口稀疏塔庙增。
楚俗不知黄面老,家家香火事湘僧。

诗词问答

问:湘中口占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湘中口占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湘中口占四首书法欣赏

刘克庄湘中口占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湘中口占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金碧

(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层层

(1).一层又一层。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宋 梅尧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决决堰根水,层层湖上田。” 元 薛兰英 薛惠英 《苏台竹枝曲》之三:“ 虎邱山 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 清 邱象升 《清远峡》诗:“客心愁入暮,高峡尚层层。”

(2).指逐层逐次。 唐 章碣 《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层层。”《人民日报》1982.3.31:“会议要求各地做到经费落实,组织落实,层层有人抓。”

户口

(1) 指一地住户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户,一人叫一口

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言其户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户口消落。

户口则增。

(2) 居民

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伤财害民、户口逃散。——《警世通言》

稀疏

宽松;不稠密

一片稀疏的树木

塔庙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衞。”《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 胡三省 注:“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宫宇,号为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参见“ 塔 ”。

楚俗

(1). 楚 地的社会风俗。 唐 元稹 《赛神》诗:“ 楚 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 楚 俗纷纷竞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2).引申亦指 楚 地的自然风土。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 楚 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黄面老

(1).犹言黄面老禅。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夫黄面老 瞿曇 ,少而出家者也。 李耳 厌薄衰 周 ,亦遂西游不返,老而后出家者也。”

(2).泛指佛像,并用以喻腊梅。 宋 杨万里 《蜡梅》诗之四:“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妆。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艷艷发金光。” 清 曾燠 《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酬以数句》诗:“道人能参黄面老,当为五祖开道场。”

家家

每户

火事

失火事故。《太平御览》卷八六八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郭宪 从南郊含酒,东北三噀,云:‘ 齐 失火,以厌之。’后 齐 果上火事。” 宋 黄庭坚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诗之二:“君看 刘郎 最多智,昨者火事几焚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