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原文

世俗元非不汝忘,汝归安取醉为乡?药苗野蔌山家味,柏子松房道室香。
一卷隐书为日课,数声啼鸟谢年光。
客来莫笑茆茨陋,占尽炎天一味凉。

诗词问答

问: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独至遯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世俗

(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归安

旧时谓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诗·周南·葛覃序》:“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取醉

喝酒致醉。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之一:“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今日天气寒冷,料想官家不出来了,不免步至他家取醉一回则个。”

野蔌

野蔬。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 陆游 《农家》诗:“谿碓新舂白,山厨野蔌香。”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柏子

即柏子香。 明 徐霖 《绣襦记·竹林祈嗣》:“瑞草满瑶阶,白鹤飞来,香焚柏子碧云开。” 清 澹归 《风流子·上元风雨》词:“吾无恙,一炉焚柏子,七盌覆松涛。”参见“ 柏子香 ”。

松房

周围植松的房舍。多指僧人居地。 唐 白居易 《正月十五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诗:“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禪时。” 唐 李涉 《岳阳别张祜》诗:“ 岳阳 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道室

寺观。亦指修道者专用于修道的房间。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同郡太尉 陈耽 为 远 营道室,旦夕朝拜之。” 唐 贾岛 《赠温观主》诗:“弊庐道室虽隣近,自乐冬阳炙背闲。”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先公晚在乡郡,但寝与食外,朝夕惟处道室中静默,有独坐至夜分者。”

一卷

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隐书

旨意隐秘的书。多指道家之书。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道有八素真经,太上之隐书也;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祕言也。” 唐 陆龟蒙 《和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一:“几降真官授隐书, 洛公 曾到梦中无。” 宋 陆游 《宿黄仙观兵火焚荡之馀唯一殿突兀犹在黄仙盖与许旌阳同时飞升者》诗:“残年安得长来此,一椀松肪读隐书。”

日课

(1) 做礼拜时为训诫而选读的《圣经》部分

第一篇日课现已读完

(2) 每日的功课

看电视成了孩子们的日课

年光

1.年华;岁月。 2.春光。 3.年成,年景。

炎天

(1) 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夏天

炎天烈日

(2) 指南方

一味

(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