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轩诗

作者: 朱翌朝代: 宋代

金秀轩诗原文

金秀皆垂颖,山园特有光。
牵牛高晕碧,滴露小匀黄。
老读离骚传,儿寻急就章。
杜门观化物,吾得傲羲皇。

诗词问答

问:金秀轩诗的作者是谁?答:朱翌
问:金秀轩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朱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翌名句大全

朱翌金秀轩诗书法欣赏

朱翌金秀轩诗书法作品欣赏
金秀轩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垂颖

禾穗下垂。 汉 班固 《西都赋》:“五穀垂颖,桑麻铺棻。”《文选·张衡<思玄赋>》:“既垂颖而顾本兮,亦要思乎故居。” 吕向 注:“颖,穗也。”

山园

(1).即山陵。帝王的坟墓、陵园。《汉书·地理志下》:“ 汉 兴,立都 长安 ,徙 齐 诸 田 , 楚 昭 、 屈 、 景 及诸功臣家於 长陵 ……盖亦以彊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南背国门,北首山园;僕人按节,服马顾辕。” 吕延济 注:“园即山陵也。”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二:“今軿车上仙,山园将毕,不可滥九庙而存讳,宜尽復三朝之遗法。”

(2).园林或园地。《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咸被荐擢,假有未居显位者,皆置之门下,以为宾客,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携。”《周书·武帝纪下》:“瓦木诸物,凡入用者,尽赐下民;山园之田,各还本主。”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山园寂寂春将晚,酷爱幽花似蜜香。”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一:“他( 孙中山 )的哥哥寻到了 茂宜岛 ,就向政府租了许多田亩,辟为山园,经营畜牧耕种事业,倒也顺手。”

特有

特别具有;独有

他们自己特有的一种服装

牵牛

(1) 一种旧大陆热带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Pharbitis nil ),具短毛,叶心脏形,通常三裂,花漏斗形,淡红、蓝色、浅紫色或白色

(2) 牵牛星的俗称

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急就章

(1).见“ 急就篇 ”。

(2).比喻匆促完成的文章或工作。 清 李渔 《奈何天·筹饷》:“不能够从容细绘流民状,只好在马上封题急就章。” 清 龚自珍 《咏史》:“羽书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特别使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他那许多由于报纸宣传需要的急就章。”

门观

即门阙。《新唐书·敬宗纪》:“大风拔木,落 含元殿 鴟尾,坏门观。”参见“ 门闕 ”。

化物

(1).化于物。谓被外物所同化。《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颖达 疏:“外物来至,而人化之於物,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是人化物也。”

(2).感化外物;化育外物。《淮南子·俶真训》:“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 高诱 注:“化生者天也,化物者德也。”《淮南子·本经训》:“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於 羲皇 。” 李善 注:“, 伏羲 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