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堤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阅堤原文

武列带山庄,建堤圣虑长。

有时经泛溢,昨岁致怀襄。

冲啮须当补,坚牢永保康。

依然卫闾里,所以奠耕桑。

策马阅工蒇,遵途廑念详。

牧民惟我责,絜矩慎三防。

诗词问答

问:阅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阅堤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阅堤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

2. 热河本固都尔呼河三源汇流考之水经注即所谓武列水达山庄东北行南流入于滦详见向所作热河考

参考注释

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圣虑

帝王的思虑或忧念。《后汉书·胡广传》:“稽之典经,断之圣虑。”《三国志·吴志·楼玄传》:“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宣宗 视远郡谢上表,左右曰:不足烦圣虑也。”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宣仁 答云:此自有所处,不烦圣虑。”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又上之则有宰相风示意旨,谓水旱盗贼不当以时入告,上烦圣虑。”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泛溢

亦作“泛溢”。1.漫溢;泛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秋,大霖雨, 汉水 汎溢。”《宋书·孝武帝纪》:“雨水猥降,街衢泛溢。” 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自汎溢以来,累有摧坏。” 宋 苏辙 《筠州祈雨青辞》:“去夏大水汎溢城邑,继以秋旱,民食不足。” 清 唐孙华 《连雨》诗:“吾乡本沮洳,百川愁汎溢。” 王西彦 《鱼鬼》:“洪水来了,从溪岸泛溢出白流,远远望去,好像是无数道瀑布的倾泻。”

(2).水广大无际貌。 汉 扬雄 《反离骚》:“驰 江 潭之汎溢兮,将折衷虖 重华 。”

(3).多而滥;空泛不切实。《群书治要》卷四八引 三国 魏 桓范 《世要论·序作》:“世俗之人,不解作体,而务汎溢之言,不存有益之义。” 王闿运 《湘绮楼论文》:“诗则有家数,易摸拟,其难亦在於变化……成家之后,亦防其泛溢。”

(4).犹洋溢。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子牟》:“清音激越,遐韵泛溢,五音六律,所不能偕。”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得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溢着快乐。”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一种忘怀一切、天真、甜美的表情在 骆刚夫 底脸上泛溢着。”

致怀

犹挂怀。 唐 陆贽 《请遣使臣宣抚诸道遭水州县状》:“初闻诸道水灾,臣等屡访朝列,多云无害於物,以为不足致怀。”

冲啮

谓水浪侵蚀堤岸。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武肃王 ( 钱鏐 )以 候潮 通江 二门之外,潮水衝啮,版筑不就,命强弩数百射之,潮水为避。” 明 张居正 《方氏建水射铭》:“岸受水衝啮,虑殫为河矣。”《明史·吴桂芳传》:“给事中 刘鉉 疏议漕河,语侵 桂芳 , 桂芳 疏辩曰:‘ 草湾 之开,以 高 宝 水患衝啮,疏以拯之,非能使上游亦不復涨也。’”

须当

应当。《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朱小四 你这厮!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厮出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相公既认 兰孙 为女,须当与他择壻。”《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今夜晚上须当早成就, 巫山 云雨游。”

坚牢

坚固结实

结构坚牢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闾里

乡里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

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后汉书·岑晊传》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耕桑

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 韩愈 《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对人説忠孝,努力事耕桑。”

策马

用马刺抽打马

遵途

亦作“ 遵涂 ”。谓遵循道路前进。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衝蒙涉田,未若遵涂之疾也。”《晋书·武帝纪论》:“是犹将适 越 者指沙漠以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所趣愈远,所尚转难。”《梁书·张缅传》:“径遵途乎鄂渚,迹 孙氏 之霸基。” 宋 余靖 《辛捕罪人丁过而不救辞云家有急事救疗判》:“眷彼遵涂之人,式冀执兵之助。” 明 徐渭 《发严州舍舟登陆》诗:“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

廑念

殷切关注。 清 林则徐 《复奏查察虎门排练炮台折》:“加以时常操演精熟,则海防长臻巩固,边衅永可潜消,堪以仰慰圣主廑念瀛壖之至意。”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我天囯振兴文治,廑念武功。”

牧民

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