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桥

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题石桥原文

冲寒得得到天台,不为青山绿水来。

自愧过桥无脚力,却欣供圣有茶杯。

苍崖瀑泻银河阔,方广云收金殿开。

问讯厖眉老尊者,也须回首入尘埃。

诗词问答

问:题石桥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题石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题石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冲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得得

(1).任情自得貌。语本《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誓将收饮啄,得得任心神。” 宋 黄庭坚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红楼梦》第三八回:“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2).频频;频仍。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诗:“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金 高庭玉 《柳絮》诗:“得得穿朱户,时时扑翠屏。”

(3).特特,特地。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别业在深山中,非得得行不可适到其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我得得为渠入 蜀 ,何意见怪?”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纵千里万里,犹将买草鞋得得而往。”

(4).应诺之词。犹言好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一日将御朝, 温成 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5).的确,确实。《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良人得得负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6).恰好。 宋 范成大 《万州》诗:“前山如屏墻,得得正当户。”

(7).犹答答。作词或词组的后缀。 叶圣陶 《微波》:“十二分通脱的一个女郎,两年以后,会变成这样羞人得得的。”

(8).象声词。多形容马蹄声。 清 黄景仁 《道中秋分》诗:“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马蹄得得,一个骑兵跑得满头大汗上。”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青山绿水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形容景色秀丽宜人

青山绿水,处处分明。——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七:“ 区细 和 区卓 捧着 区桃 的灵牌,到门口外面去‘过桥’。桥是竹枝扎成的,上面糊着金色的纸和银色的纸,一共有两座,一座叫金桥,一座叫银桥。正位师姑宣读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乐章来,师姑们齐声念唱。每唱一节,正位师姑用手卷在桥上一指,灵牌就往上挪动一级。到了桥顶,又往下降;过了金桥,又过银桥, 周炳 一直看到过完了桥,才告辞回家。”

脚力

(1) 走路的能力;两腿的力气

他一天能走八、九十里,脚力很好

(2) 旧称传递文书的差役或搬运货物的人

(3) 脚钱或给送礼的仆役的赏钱

(4) 〈方〉∶靠山;门路

人家见他有此脚力,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

茶杯

喝茶用的杯盏。亦泛指喝水的杯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寻了一个捧盘,两个茶杯,两张茶匙。”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方广

(1).面积;范围。《宣和遗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广不甚大,有屋数十间,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南海盘陀石》:“ 武当山 圣帝金殿,方广不踰二丈,虽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语。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方广东被,教肄南移。” 吕延济 注:“方广,佛号也。” 隋 吉藏 《胜鬘宝窟》卷中:“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理正为方,言富为广。”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诵经宝林寺访之作》诗:“不然何今日,含泪访方广。”

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厖眉

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厖,通“ 尨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厖眉耆耉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 李善 注:“谓眉有白黑杂色。”《隋书·炀帝纪上》:“是以厖眉黄髮,更令收叙。”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老尊

父亲的别称。《西游补》第十四回:“决是 小月王 一心欢喜师父,留他不住,恐怕师父想我,只得冤枉 老孙 ,编成戏本,説我做了高官,做了丈夫,做了老尊。”《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原来父母虽亡,他的老尊原是务实生理的人,却也有些田房遗下。”

也须

也应该,也应当。《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与你爹娘説通,他也须怪我不得。”《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倒不曾见日头在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也须吃别人道我家怎地禁鬼!”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