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作者: 陈著朝代: 宋代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原文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
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
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 1一1箫。
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诗词问答

问: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资身

资养自身;立身。《汉书·韩信传》:“寄食於漂母,无资身之策。” 宋 陆游 《散发》诗:“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过了数日, 苏秦 欲出游列国,乃请於父母,变卖家财,为资身之费。”

话柄

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论或行为

六鳌

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上足

(1).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 孝恭法师 、 智开法师 、 宏嚮法师 、 宝积闍黎 四上人者,并禪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陆放翁 , 茶山 ( 茶山居士 曾几 )上足。”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我是 唐三藏 上足徒弟。”

(2).指良马。《南史·萧圆正传》:“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内厩。”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霞佩

亦作“ 霞佩 ”。仙女的饰物。借指仙女。 元 蒲绍简 《登瀛州赋》:“参霞珮於羣仙,溘埃风於万里。”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麒麟喊冤》:“又见空中云鬟霞佩,率领数妇人,珊珊来者,跪奏曰:‘妾 姜氏 , 周王 妃也。’”

见“ 霞珮 ”。

北道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 ,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 。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 凌山 ,通往今 中亚 各地的路线。 玄奘 赴 印 时,即取此线。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虎皮

(1).老虎的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胥臣 蒙马以虎皮,先犯 陈 蔡 。”《礼记·曲礼上》:“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孔颖达 疏:“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於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2).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 张载 ﹞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先生负山斗之望,抱天人之学,敢撤虎皮而就正有道,愿为假馆以矜式大方。”

(3).比喻用以吓唬别人的一种假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为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

(4).冠名。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 胡马客,緑眼虎皮冠。”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虎皮,胡冠也。”

(5).荔枝的一种。《说郛》卷七七引 宋 蔡襄 《荔枝谱》:“虎皮者,红色絶大,绕腹有青纹正类虎斑,尝於 福州 东山 大乘寺 见之。”

凤侣

(1).比喻好友。 唐 高峤 《晦日重宴》诗:“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

(2).比喻美好的情侣。 宋 张先 《临江仙》词:“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拒婚》:“红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首肯,早谐结髮。”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奴家偶拂鸞牋,幸谐凤侣。”

直上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不比

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鹤背

鹤的脊背。传说为修道成仙者骑坐处。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二:“世间不为蛾眉误,海上方应鹤背吟。”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一:“三更月底鸞声急,万里风头鹤背高。” 明 王蒙 《题<铁网珊瑚图>》诗:“却从鹤背看尘寰,四海如杯 嵩 华 小。”

谓如鹤似的用背负着。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喜甚因吟》之一:“若教身更健,鹤背入 维扬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