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灵山创来千百余年惟此道场第一 慈悲佛国添得上中两院居然天竺成三

名胜杭州

对联全文

上联:开辟灵山创来千百余年惟此道场第一
下联:慈悲佛国添得上中两院居然天竺成三

对联备注:

(杭州法镜寺圆通宝殿)

参考注释

开辟

(1) [open up]∶打通;开拓

开辟光辉未来

(2) [set up]∶创立

开辟航线

(3) [start]∶开办

开辟专栏

灵山

(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千百

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茅盾《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余年

[one's remaining years] 暮年;晚年

道场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performed to save the souls of the dead);place where the Taoist or Buddhist rites are performed]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第一

(1) [the first (1st);firstly;primarily;at the head;in the first place]∶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first;most important]∶首要的,最重要

质量第一

慈悲

[merciful]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怜悯

佛国

(1).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 印度 。《维摩经略疏》卷一:“言佛国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国。” 宋 陆游 《掩户》诗:“ 泰山 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指寺院。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一:“佛国三秋别,云臺五色连。” 清 方文 《麻城访稿木大师》诗:“普天披髮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

上中

上等中的中等,也就是第二等。《书·禹贡》:“海 岱 及 淮 惟 徐州 ……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 孔 传:“田第二,赋第五。” 宋 晁贯之 《墨经·松》:“根榦肥大,脂出若珠者曰脂松、品惟上中。”

两院

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叫贵族院、平民院; 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居然

[unexpectedly]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天竺

[India] 我国古代称印度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