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 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名胜福州

对联全文

上联: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
下联: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对联备注:

(陈宝琛题连江2青芝山。莲岫:指青芝山莲花峰)

参考注释

奇观

[marvellous spectacle;wonder] 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世界七大奇观

垒垒

重积貌。《文选·曹丕<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 李善 注引《广雅》:“垒,重也。” 明 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杨朔 《十月北京城》:“熟悉 北京 的人,谁都记得往日东郊的情景。田野茫茫,荒坟垒垒,人烟是不多的。”

从此

(1) [from this time on]∶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thenceforward]∶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振衣

抖衣去尘,整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去尘秽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急起篝灯,振衣冥索。”

绝顶

(1) [sublime]∶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

聪明绝顶

(2) [supreme]∶最高级的;最高程度

如此绝顶的漂亮

虎门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魏书·刘芳传》:“ 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正义

(3).地名。一曰虎头门 。在 广东省 东莞市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经 虎门 ,始达 广州 。 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英国侵略军。

战绩

[military successes (或exploits,feats)] 作战中取得的成绩

战绩辉煌

大江

(1) [great river]∶大的江

(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mao1~11*1东《菩萨蛮·黄鹤楼》

滚滚

(1) [rolling;billow;surge] 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大江滚滚东去

(2) 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

浓烟滚滚

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震撼着崇峻岭。——《太行青松

击楫中流

晋 祖逖 帅师北伐,渡 江 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中流”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 长江 不限天南北,击楫中流看誓师。”亦省作“ 击楫誓 ”。 宋 范成大 《满江红·千古东流》词:“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参见中流击楫”。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