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便番王寇边,呼两三枭将,拥百万喽啰,势焰猖狂,到底非授首则投降,居政府而握军机,莫虑四郊皆敌国; 回朝看公爷摆驾,树大帅旌旗,佩尚方宝剑,声威震慑,何必要议和且割地,斩内奸而除外患,果然一柱足擎天。

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开场便番王寇边,呼两三枭将,拥百万喽啰,势焰猖狂,到底非授首则投降,居政府而握军机,莫虑四郊皆敌国;
下联:回朝看公爷摆驾,树大帅旌旗,佩尚方宝剑,声威震慑,何必要议和且割地,斩内奸而除外患,果然一柱足擎天。

对联备注:

(清-《戏台联》)

参考注释

开场

[begin;opening of a show] 演出开始,也比喻一般活动的开始

开场白

寇边

[invade the border]敌人侵犯边境

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老舍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枭将

勇猛的将领。《孔丛子·答问》:“ 章邯 梟将,卒皆死士也。”《史记·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梟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人主制御梟将之术,如养鹰一般,饥则附人,饱则颺去。” 明 沉鲸 《双珠记·军门优恤》:“三箭为功,谁数今之梟将;一身是胆,可当古之虎臣。”

百万

(1) [million]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喽啰

亦作“ 嘍罗 ”。1.伶俐能干;有本领。 唐 郑綮 《题中书壁》诗:“侧坡蛆蜫蜦,蚁子竞来拖。一朝白雨中,无钝无嘍囉。”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剗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嘍囉,请起来波小哥!”《水浒传》第八四回:“郎主道:‘引兵的那蛮子,是甚人?这等嘍罗!’”

(2).旧称占有固定地盘的强人部众,现在多比喻追随恶人的人。《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在上面聚集着五七百个小嘍罗,有百十匹好马。”《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那赤松林 下 着地滚 周进 ,屯住四五十嘍囉。” 鲁迅 《南腔北调集·题记》:“他( 梁实秋 )在北方一面做教授,一面编副刊,一位喽罗儿就在那副刊上说我和 美国 的 门肯 (H.L.Mencken)相像,因为每年都要出一本书。”

(3).扰乱;喧噪。 明 刘基 《送人分题得鹤山》诗:“前飞乌鳶后驾鹅,啄腥争腐声嘍囉。”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恶噷噷一场嘍囉,乱匆匆一生结果。”

势焰

势力和气焰。《新唐书·韦渠牟传》:“帝既偏於任听,士之浮竞甘进者争出其门,赫然势焰可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时 秦会之 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此时 万氏 又富又贵,又与皇亲国戚联姻,豪华无比,势焰非常。”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虽然在这些年,样板戏以独霸 中夏 的势焰,充斥在文、音、美、剧各个方面,直到目前,我还没有正式看过一出、一次。”

猖狂

(1) [rash;unrestraind]∶慌乱不整的样子

人马猖狂

(2) [defiant;aggressive]∶肆无忌惮

猖狂的反扑

到底

(1) [on earth]∶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2) [at last]∶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

(3) [after all]∶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南方]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小孩]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4) [through;to the end]∶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贯彻到底

(5) [after all]∶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授首

[be beheaded] 指投降或被杀

秦楚合而为一,以临 韩, 韩必授首。——《战国策·秦策四》

投降

[surrender;capitulate] 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

命令军队投降

政府

(1) [government]

(2)国家权力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3) 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处所

军机

[Privy Council in the Qing Dynasty]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四郊

[suburbs; outskirts] 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

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敌国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敌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献’乃下奉上之辞,非可施於敌国。 南朝 为兄,岂有兄献於弟邪?”

(3).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宋 楼钥 《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 陈侯 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

(4).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跡,敌国起於同舟,况又疏於此者也?”

公爷

方言。少爷。 沙汀 《磁力》:“等寒假里那批公爷回来,就好办了。我同他们都熟,叫大家凑一笔钱送你!” 巴金 《探索》:“那个时候我不过四五岁,人们叫我‘四公爷’(即四少爷),我父亲在二堂审案,我常常站在左侧偏后旁听。”

摆驾

为出行的帝王安排车驾。《西游记》第五四回:“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 三藏 并倚香肩,同登凤輦,出西城而去。”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十场:“摆驾回宫。”

大帅

(1) [commander in chief]∶统军的主帅、主将

(2) [generalissmo]∶清末督抚一般兼掌兵权,其属员以大帅称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以此称军阀首领

旌旗

[banners and flags]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尚方宝剑

[the imperial sword] 上方宝剑

声威

(1) [renown]∶声势和威势

以助声威

(2) [prestige;popularity]∶名望和威望

我西北人民解放军在此次向南进攻中,旗开得胜,声威大震。——mao99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震慑

(1) [awe]∶使震惊恐

震慑敌人

(2) [fear]∶震惊恐惧

内外朝臣莫不震慑。——《后汉书·任隗传》

必要

[necessary;essential;indispensable] 不可缺少;非这样不可

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

研究补助金是必要的

议和

[negotiate peace] 通过谈判达成终止敌对行为或停止战争

割地

[cede territory] 割让土地,古时也指割取别国的领土

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 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内奸

[hidden traitor;secret enemy agent within one's ranks] 暗藏在内部做破坏活动的人

除外

[except;apart from;aside from;with the exception of] 排除在范围之外

三班除外,其余各班集合

果然

(1) [really;as expected;as things turn out]∶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if]∶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be satiated with food]∶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一柱

(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 宋周密《齐东野语·雷书》:“ 大中祥符 间, 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

(2).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 唐 张祜 《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陈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一柱南天欣老健,英雄肝胆福寿全。”

(3).指旧式账簿或清册里的一个项目。旧式账目分旧管(原有的)、新收(新收进的)、开除(支出的)、实在(剩下的)四项,称为“四柱”或“四柱清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拿过来一看,就是 张鼎臣 交出来的盘店那一帐本,内中一柱一柱列的很是清楚。”

擎天

(1).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 唐 孟郊 《怀南岳隐士》诗:“见説 祝融峯 ,擎天势似腾。”《宋史·外戚传·刘永年》:“生四岁…… 仁宗 使赋《小山诗》,有‘一柱擎天’之语。”《水浒传》第十七回:“ 梁山泊 中,聚一伙擎天好汉。” 王西彦 《寻常事》:“几株擎天老樟树,矗立在路边。”

(2).形容重大。 清 无名氏 《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自古大道属文宣,他把那擎天担子一肩担。”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