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为青史名臣,咸啧啧遗爱难忘,同明月清风,应分坡老千秋席; 我是黄冈俗吏,只区区良心不坏,趁晨灯暮鼓,长奉先生一瓣香。

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公为青史名臣,咸啧啧遗爱难忘,同明月清风,应分坡老千秋席;
下联:我是黄冈俗吏,只区区良心不坏,趁晨灯暮鼓,长奉先生一瓣香。

对联备注:

(清-林道堂《于清端公祠》)

参考注释

青史

[annals of history] 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垂青

名臣

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唐 吕延济 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 宋 梅尧臣 《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鲁迅 《坟·论“ta11的!”》:“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啧啧

(1) [click of the tongue]∶舌声

啧啧称羡

(2) [talking]∶形容咂嘴或说话声

人言啧啧

(3) [chirp]∶形容虫、鸟叫声

遗爱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天宝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难忘

(1) [unforgettable]∶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ever lasting]∶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memorable]∶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明月清风

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明 沉采 《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应分

[be part of one’s job] 分内应该做的

帮助顾客选购商品是我们售货员应分的事

坡老

对 宋 苏轼 的敬称。 宋 杨万里《和陆务观见贺归馆之韵》:“平生怜 坡老 ,高眼薄 萧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孙臬使 女 云凤 ,亦有‘ 羲之 虚左推前辈, 坡老 留船泛夕暉’之句。”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岁月久远

(3) [birthday]∶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俗吏

才智凡庸的官吏。 汉 贾谊 《治安策》:“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篋,而不知大体。”《汉书·儿宽传》:“异日, 汤 见上。问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 汤 言 儿宽 。” 清 钱谦益 《福建泉州府知府赵士许授中宪大夫制》:“尔为郡一出於仁人学士之为,而絶去鄙儒、俗吏之习,其亦有前政之思乎?” 郭沫若 《革命春秋·归去来·达夫的来访》:“我看 达夫 的使命依然是做个文艺作家,与其为俗吏式的事务所纠缠,倒应该随时随地去丰富自己的作家的生命。”

区区

(1) [trivial;trifling;small]∶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heart]∶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I]∶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sincere;cordial]∶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心

(1) [conscience]∶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悔恨

(2) [synderesis]∶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暮鼓

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 唐 王贞白 《长安道》诗:“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 宋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值横江弄月归。”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六章:“鼓楼上传来暮鼓的声音。”

奉先

(1).祭祀祖先。《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旧唐书·肃宗纪》:“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克荷。” 元 卢琦 《中元回家拜祭感怀》诗:“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

(2). 宋 代禁军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奉先》:“ 大中祥符 四年五月, 真宗 宣示 永安 指挥以奉诸陵军额,犹隶 西京 本城厢军,可赐名奉先,升为禁军。”

一瓣香

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向来一瓣香,敬为 曾南丰 。”按, 曾巩 ( 南丰 ),为 陈师道 的老师。 宋米芾《画史·唐画》:“ 苏軾 子瞻 作墨竹……运思清拔出於 文同 与可 ,自谓与 文 拈一瓣香,”《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 无得禪师 ,且道,诸人还识 无得禪师 么?” 清 黄遵宪 《酬曾重伯编修》诗:“诗笔 韩 黄 万丈光, 湘乡 相国故堂堂,谁知东 鲁 传家学,竟异 南丰 一瓣香。”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