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外舍_外舍介绍_外舍历史知识_外舍历史词典

外舍

历史知识

外舍怎么写好看:

外舍历史词典解释

宋代学校实行三舍法,第三等称外舍。熙宁元年(1068),太学外舍招生一百人,入斋听读,官府不贴食钱,为太学非正式学生。四年,太学行三舍法,外舍生始为正式学生,名额不限。五年,限七百人,由官府给食。元丰二年(1079),增至二千人。元符二年(1099),州学推行三舍法,每年贡上舍、内舍生一至二人,补入太学外舍、内舍。崇宁三年(1104),太学外舍划归辟雍。南宋重建太学,外舍生陆续增至千人以上。

词语分解:

  • 外舍的解释1.在外住宿。管子·戒:“ 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 戴望 校正:“外舍,谓出宿於外。”2.外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李贤 注:“外舍,外家。”后汉书·单超传:“帝因如厕,独呼 衡 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 李贤 注:“外
  • 外的字典解释外 wài 与“内”、“里”相对:外边
  • 舍的字典解释舍 shè 居住的房子:宿舍

历史知识推荐:杂谷安抚司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为抚辑维州而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管辖藏民及雅都、维城、曲谷等地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被称为“新番”、“旧番”、“后番”之羌人。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外舍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外舍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