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急递铺_急递铺介绍_急递铺历史知识_急递铺历史词典

急递铺

历史知识

急递铺怎么写好看:

急递铺历史词典解释

金元传送公文的邮驿。金泰和六年(1206),置提控急递铺官管理。其制:于军马要道上每十里置一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系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文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自中都(今北京)至真定(今河北正定)、平阳(今山西临汾)者,达于京兆(今陕西西安),京兆至凤翔者达于临洮;自真定至彰德(今河南安阳)者,达于南京(今河南开封);南京分路至归德(今河南商丘南)者,达于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寿州(今安徽凤台);分路至许州(今河南许昌)者,达于邓州(今属河南);自中都至沧州者,达于益都。元承金制,中统元年(1260),自燕京(今北京)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开平至京兆,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置一铺,铺兵五人,签贫户及漏籍户充役,免差发。后各路依例设置。至元三十一年(1294),大都设总急递铺提所。各路设总铺、提领一名。至治三年(1323),每十铺置一邮长。其法:省、台、院紧急公文,用木匣封锁,标明发送、承受衙门入递,一昼夜行四百里;其余付承发按投送处所类为一缄,装封入递。各铺收到入递公文,由铺司(铺兵头目)于铺历上登记文目及到铺时刻,令铺兵装裹停当,腰系铜铃,递至前铺交割,前铺闻铃即准备接递。如此逐铺转送。

词语分解:

  • 急递铺的解释金 、 元 、 明 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金史·章宗纪四:“乙丑,初设都提控急递舖官。”元史·兵志四:“古者置邮而传命,示速也。 元 制,设急递舖,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西游记第三五回:“我 老孙 再不曾住脚,比急递舖的舖兵还甚,反復里外,奔波不已。”
  • 急递的解释1.古时的快速驿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新唐书·李绛传:“枢密使 刘光琦 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餉, 絳 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 安远 节度使 符彦超 奴 王希全 、 任贺儿 ……夜叩门称有急递, 彦超 出至听事,二奴杀之。” 胡三省 注:“军期紧急,文书入递不容稽违晷刻者,谓之急递。递,邮传也。”亦称“ 急脚递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 铺的字典解释铺 (鋪) pū 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铺开摊平

历史知识推荐:郡监

官名。秦置,掌监察一郡政务。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急递铺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急递铺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