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漕船附载土宜_漕船附载土宜介绍_漕船附载土宜历史知识_漕船附载土宜历史词典

漕船附载土宜

历史知识

漕船附载土宜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漕船允许运军、舵工、水手附载之土特产物品。可沿途售卖,所过关津,免予输税,为优恤运军之规定。每艘漕船运军可附载土宜六十石。雍正七年(1729)加增四十石,并允许舵工二人每人带土宜三石,水手无论人数,每船带土宜二十石,合计每船允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永为定例。乾隆三年(1738)又准漕船回空可附载梨、枣等六十石,沿途售卖。

词语分解:

  • 漕船的解释用于漕运的船只。新唐书·张万福传:“ 万福 因驰至 涡口 ,驻马于岸,悉发漕船相衘进,贼兵倚岸熟视不敢动。” 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归序:“ 未生 自 燕 南附漕船东下,至 淮阴 ,始知南山集祸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 北宋 建都 东京 ,依靠东南漕运,漕船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 土宜的解释1 ∶不同的人或作物适于不同的土壤 2 ∶地方特产3 ∶土仪

历史知识推荐:征欠司

见“都理欠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漕船附载土宜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漕船附载土宜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