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里甲_里甲介绍_里甲历史知识_里甲历史词典

里甲

历史知识

里甲怎么写好看:

里甲历史词典解释

社会基层组织形式之一。明始推行于州县之下的广大农村,并作为编佥徭役的基本单位。洪武十三年(1380),以试户部尚书范敏之议,于全国编置里甲。以乡村居地相邻的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居城中者编为坊,近城者编为厢。选丁粮多者十人为里长,总一里之事,催办军需税粮,勾摄公事,应役人户供办岁役。余百户分为十甲,设甲首一人,管一甲之事,亦有将甲之十户均称为甲首户者。后又作为里甲正役之简称,是为明代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之一。甲役、里役、正役。指里甲人户承担之差役。以里甲编制为单位,按户计役,轮流担当。每年由里长一人领一甲十户应役,十年一轮。应役之年称现年里甲或见年里甲,其余年份称排年里甲。除田赋税粮外,里甲正役有供皇室和朝廷所用的上供物料和地方官府的一切“公费”。清沿明制,于县以下编里甲,仍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坊、厢亦同明。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余百户编十甲。甲系以户,户系以口。里长排年值役,五年一编审,依据人口赋粮之变化,编造赋役册,亦即户籍簿(黄册),以应有司科征税粮及摊派杂泛差役。

词语分解:

  • 里甲的解释 明 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 明 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 洪 武十四年,詔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 丁 粮多者十户为长,餘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
  • 里的字典解释 里 (④⑤裏) lǐ 居住的地方:故里
  • 甲的字典解释 甲 jiǎ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

历史知识推荐:伊洛之戎

亦称洛戎。古族名。戎的一支。因居于伊水、洛水地区得名。春秋初,部落渐强。周襄王三年前649,王子带谋叛时,曾与扬拒、泉皋之戎侵周,入王城,焚东门,秦、晋出兵救周,始退。后二年,再次侵周,齐桓公会集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里甲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里甲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