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书院_书院介绍_书院历史知识_书院历史词典

书院

历史知识

书院怎么写好看:

书院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修书、侍讲机构及读书、讲学之场所。唐开元六年(718)始置丽正修书院,隶中书省。十三年,改名集贤殿书院,设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等。掌校刊经籍、搜求遗书、征辟贤才、辨明典章,并负责给皇帝讲解经典史籍。贞元中,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中,就其遗址建学馆,教授生徒,称庐山国学。后周亦在太室山麓(在今河南登封)建太室书院。至此,书院遂成为藏书、读书和讲学的场所,学术研究的中心。至宋,书院大盛,庐山国学改名白鹿洞书院,太室书院改名嵩阳书院,尚有睢阳书院、岳麓书院,号为四大书院。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仁宗后,州学盛,书院日衰。南宋宗后,各地官员复竞相创建书院,几遍及全国。书院遂成为地方教育中心,不少有名学者讲学其间。掌教者称山长或洞主。院有学规,学生分斋习读,书院供给宿舍、几案和一定食钱。成绩考核采积分制。为统治者培养出不少人材,对后代教育制度亦产生很大影响。元代各路、州、府皆设。明清书院更多。明代著名的书院有首善书院、东林书院。清代于京城及各省城均设,以导进人才,补学校之所不及。此外,在圣贤名臣祠墓所在地,及人文繁盛之府州县也多建有书院。如邹县尼山书院、汶上县圣泽书院。对各书院均发金以资膏火,并命地方官加以稽查。很多书院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清末废科举,改书院为学校。

词语分解:

  • 书院的解释 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顾宪成重修 东林书院的时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讲 程朱学说的。——事事关心
  • 书的字典解释 书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知识推荐:俗讲

又称通讲、啭变。唐时僧侣讲经布道所采用的说唱形式。说唱的话本谓变文,韵白相兼,今敦煌文献中存有孟姜女变文、董永变文等。依本说唱谓俗讲,主讲者称俗讲僧。底本或称讲经文,今存维摩诘经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书院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书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