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穿鼻草约_穿鼻草约介绍_穿鼻草约历史知识_穿鼻草约历史词典

穿鼻草约

历史知识

穿鼻草约怎么写好看:

穿鼻草约怎么写好看

穿鼻草约历史词典解释

亦称《川鼻草约》。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代表义律单方面公布的议和草约。清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三日(1841.1.25),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在穿鼻洋向清钦差大臣琦善提出下列要求:(1)中国割让香港;(2)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3)恢复广州贸易;(4)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琦善只答应“代为奏恳”,并未在草约上签字。正月初四日,英军诈称已得中方同意,强占香港。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

词语分解:

  • 穿鼻的解释1.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讼:“穿鼻繫株,为虎所拘。”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有 穿鼻 种,以金鐶径尺贯其鼻,下垂过颐。君长以丝係鐶,人牵乃行。其次,以二花头金钉贯鼻下出。”2.比喻操纵,控制。南史·张弘策传:“ 徐孝明 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天子愚暗,听人穿鼻。” 胡三省 注:“諭之以牛,为人穿鼻旋转,前却一听命於人,以鼻为所制也。”3
  • 草约的解释有待正式签字后方能生效的条约

历史知识推荐:周方伯

即“周文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穿鼻草约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穿鼻草约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