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上计_上计介绍_上计历史知识_上计历史词典

上计

历史知识

上计怎么写好看:

上计历史词典解释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于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惩,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折冲都尉

官名。为折冲都尉府长官,唐贞观十年636由统军改名,每府置一员,上府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领所属府兵备宿卫。辽代诸卫亦置。金泰和六年1206伐宋,权置殄寇折冲都尉,正六品,为统兵将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上计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上计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