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礼部侍郎_礼部侍郎介绍_礼部侍郎历史知识_礼部侍郎历史词典

礼部侍郎

历史知识

礼部侍郎怎么写好看:

礼部侍郎怎么写好看

礼部侍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1)隋代礼部礼部司长官,置一人,正六品上,掌礼部司事。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大业三年(607),升为礼部副长官,以佐尚书掌部事。礼部司长官改称仪曹郎。(2)隋代以后中央行政机构礼部之副长官。隋大业三年始置,一人,正四品,佐礼部尚书掌部事。唐武德七年(624)罢,贞观二年(628)复置。额一员,正四品下。龙朔二年(662)改称司礼少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称春官侍郎,神龙元年(705)复旧。佐尚书掌天子礼仪、祭祀、宴享及学校之政,开元二十四年(736)后兼掌贡举。中唐以后,诸部尚书多为外官兼职,礼部事务多由侍郎主之。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本职,与尚书共掌礼部事,升为从三品。辽代置,为南面官,多为加官。西夏亦置,其制不详。金代置一员,正四品。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礼部与吏、户二部为左三部,共置侍郎二人。后礼部自立,设侍郎二人,正四品。明初沿元制设二人,正四品。后分置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清沿明制,置左、右侍郎,均满、汉各一人,从二品。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其称遂废。参见“礼部左侍郎”。

词语分解:

  • 礼部的解释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 侍郎的解释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历史知识推荐:余樊君

?—前208 秦末人。秦末农民起义时,曾为项梁别将。二世元年前208迎战秦将章邯,败死。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礼部侍郎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礼部侍郎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