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侍读学士_侍读学士介绍_侍读学士历史知识_侍读学士历史词典

侍读学士

历史知识

侍读学士怎么写好看:

侍读学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成祖复旧制。皇帝至太学听讲、郊礼庆成诸宴时,与翰林学士及侍讲学士坐于四品京官之上。成化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翰林,凡由翰林为六部侍郎者,则兼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则不在从五品之限。其职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字,备皇帝顾问。凡大政事、大典礼、集诸臣会议,则与诸参决可否。清沿明制。顺治元年(1644)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升正四品。惟职掌仅撰著记载而已。顺治八年(1651)于内阁亦设此官,满四人,蒙、汉各二人,从四品,掌典校。

词语分解:

  • 侍读的解释 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法从清望·侍读:“ 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敕每读史籍中有闕,宜选耆儒博硕一人,每日侍读。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此侍读之始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序:“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白6*虎通, 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独断是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立忠王玙为太子:“盖 昭成 方娠, 説 侍读东宫,知其异事。”2
  • 学士的解释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文学士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历史知识推荐:考功

官署名。三国魏吏部尚书所领四曹之一,掌考第及秀孝、贡士等事。西晋沿置,为吏部五郎曹之一。东晋省。北魏置为吏部四曹之一。北齐为吏部三曹之一。隋为吏部四司之一,初置侍郎、员外郎。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侍读学士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侍读学士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