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知识>> 大司马_大司马介绍_大司马历史知识_大司马历史词典

大司马

历史知识

大司马怎么写好看:

大司马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1)相传为西周执政三官之一。《礼记·王制》:“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2)春秋战国宋、楚、齐、邾等国掌管军政的高级官员。常省称司马。宋国初为大夫爵,统兵征战,后为六卿之一,参掌国政。楚国令尹副贰,左、右马等。齐、邾皆为军政长官。(3)《周礼》六卿之一,为夏官之长。掌军政禁令、禁暴纠察、训练军队、统兵征战。属官有小司马中大夫二员、军司马下大夫四员、舆司马上士八员、行司马中士十六员等。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复置为夏官府长官,亦称大司马卿。正七命。掌握全国军政,权任极重。(4)楚汉战争时,项羽曾置为武将名号。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置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初授此官者多功勋卓著,以后则常授与显贵外戚,成为执掌国政中枢的中朝领袖官号。绥和元年(前8)出居外朝,单置为官,不冠诸将军,赐金印紫,置官属,秩万石,位列三公之首,与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并为宰相,共同主持政务。其属官有长史司直主簿等,并设各曹分理政事。新莽、东汉初沿置。新莽末曾分置前、后、左、右、中五人,分掌军政。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后51)改名太尉。东汉末与太尉并置,位在三公之上。三国因之,号上公,皆为高级将帅,不预政务。两晋十六国多为大臣加官,八公之一,居三公之上、三师之下,开府置僚属,然无具体职掌。南朝不常授,多用作赠官。晋、宋一品,梁十八班,一品、秩万石。北魏北齐与大将军并称“二大”,仍为加官,皆一品。北齐后主时增员冗滥,不复尊贵。隋罢。(5)明清兵部尚书的别称。

词语分解:

  • 大司马的解释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 承 秦 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汉 武帝 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 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 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 魏 晋 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 或置或不置, 陈 但为赠官。 明 清 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大司的解释犹言大事。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晋书·纪瞻传:“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庙所以寧祖考,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此盖有国之盛典,为邦之大司。”
  • 马的字典解释马 (馬) m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

历史知识推荐:赖裕新

?—1863 清人。太平军将领。咸丰五年1855封检点,随军自皖援鄂,赴赣。七年随石达开出走,封宰制。旋封军略。九年与傅忠信率军作战于湘、桂等州县。同治元年1862独率一军入川趋滇,与石达开部互为呼应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司马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大司马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