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斡脱_斡脱介绍_斡脱历史知识_斡脱历史词典

斡脱

历史知识

斡脱怎么写好看:

斡脱怎么写好看

斡脱历史词典解释

蒙古语的音译。源于突厥语,义为“合伙”,转义为商人。蒙古时期,指经营高6*6*贷的官商。自大汗以至诸王、公主、后妃,各出本银,委托中亚木速蛮商人经商,发放高6*6*贷,称为置斡脱。发放的贷款,称为斡脱钱,年息高达百分之百,次年息转为本,本再生息,时人称为羊羔息。蒙古贵族以此谋取巨利,又可通过斡脱经商获取金银珠宝、皮毛锦缎等生活奢侈品。元代斡脱又有发展,凡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并先后设置诸位斡脱总管府、斡脱所、泉府等掌管斡脱事务的官,在地方则设斡脱局、斡脱府等。斡脱商人向朝廷和诸王贡献财宝换取了很大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有元一代,斡脱商人和斡脱钱始终是各族人民的一大祸害。②见“喝盏”。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上下四府

金官制:左、右丞相与平章政事二人为宰相,尚书左、右丞与参知政事二人为执政官,号称“上下四府”。居位者多为皇族、外戚及女真人有战功、预机要者,其次为奚、霫、契丹人之有门第者,最后参用进士。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斡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斡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