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事件>> 三说、四说法_三说、四说法介绍_三说、四说法事件经过_三说、四说法历史事件

三说、四说法

历史事件

三说、四说法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三分、四分法。北宋召募商人向西、北沿边入纳粮草以供军需的措施。初,商人向边境地区输纳粮草,按地里远近折价偿以东南茶叶,或径付现钱。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因茶叶不足,改为一分支现钱,一分支香药、象齿,一分支茶货,谓之三说法或三分法。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又规定入纳河北沿边粮草,以茶、盐、香药及现钱抵偿,谓之四说法或四分法。而近里州军仍只以茶、盐、香药支付,行三说法。后以物价腾贵、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三说、四说法均被废止。

词语分解:

  • 说法的解释1 ∶指说话所用的词换个说法,他也许能接受2 ∶说出的想法;看法“嘴上无6*毛,办事不牢”是一种不全面的说法3 ∶讲说的方法

历史事件推荐:镇南关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都督,与王和顺、关人甫等到广西边境活动,准备发动起义。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黄明堂率乡勇八十人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三说、四说法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三说、四说法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